卓信强面无表情地上下打量着卓青麟,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缓声道:“你也是练剑的,要不要试试转职?”
卓青麟闻言,心中一动。他知道,转职意味着可以学习更高级的剑法,提升自己的实力。然而,转职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他的目光落在了转职处的红木柜台上,柜台上摆放着一个账本和一把算盘。账房先生正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拨弄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与窗外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卓青麟站在柜台前,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这口气能给他带来些许勇气和决心。他紧紧地握着那只装着50两银子的钱袋,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发白。
这50两银子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笔财富,更是他在沣原地区参战时一个月的辛勤所得。然而,如今的他却穷得叮当响,甚至还欠下了一屁股的饥荒。
回想起自己回到卓山时,老妈心疼地偷偷塞给他一百两银子,让他作为日常花销。可谁能想到,这一转眼,他就要将其中的一半拱手相让,这让他感到无比的肉痛。
卓青麟的手缓缓地将那沉甸甸的钱袋推向柜台,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艰难,仿佛那钱袋有千斤重。当钱袋最终落在柜台上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闷响,这声音在他听来却如同惊雷一般,震得他的心都快碎了。
但当那烫金的转职证书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般,缓缓地飘落在他的掌心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他仿佛能听见自己体内的真气在激烈地激荡着,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奔腾不息。
那《全真大道歌》的基础剑法,宛如一首古老而神秘的旋律,在他的经脉中流转不息。每一个剑招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灵动而飘逸。而那新习得的《十字双手剑法》,则如同一把隐藏在暗处的利刃,与基础剑法相互呼应,隐隐共鸣。
此时的卓山镇,转职处外早已排起了一条长龙般的队伍。人们或交头接耳,或焦急等待,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在人群中,有一个卖炊饼的老汉,他将那根沉甸甸的扁担往肩头一挑,然后对着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咧嘴笑道:“咬咬牙转个职吧!听说剑士营每月有三斗米的补贴呢,足够咱一家老小糊口啦!”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改变的渴望。
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表象下,却似乎隐藏着一股暗流涌动。人们的窃窃私语中,似乎透露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担忧。
大年初八午阳初斜,阳光映着积雪,本应是个祥和的日子。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时刻,一名斥候如疾风般飞驰而来,他的快马扬起一片尘土,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降临。
斥候满脸惊恐,他手中紧握着一份急报,上面的消息让人瞠目结舌:刀王蔡阳的返乡省亲队伍已经抵达了距离交河县不远的地方,而且似乎有重返大蔡村的迹象!
随着战争的结束,南楚的土地逐渐恢复了平静,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发展和重建。然而,刀王蔡阳的归来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这个消息就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开来,集市上的商贩们惊慌失措,他们匆忙收拾起货物,准备逃离卓山镇。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瞬间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下一片混乱和恐慌。
妇孺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她们不知道这个刀王蔡阳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但从人们的反应中可以感觉到他的到来绝非好事。恐惧笼罩着整个卓山地面,让这里原本就不平静的气氛越发诡异起来。
卓毕柴站在高耸的镇墙上,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山岳,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天边那翻涌如墨的乌云。狂风呼啸,似乎预示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他手中紧握着令旗,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呼应着他内心的紧张与决绝。终于,他猛地一挥令旗,口中高声喊道:“启动一级戒备!”
这道命令如同惊雷一般在镇墙上炸响,瞬间传遍了整个城镇。人们纷纷行动起来,紧张而有序地执行着各种任务。
“让转职剑士立刻到北门集合!”卓毕柴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转职剑士们听到命令,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训练,迅速朝着北门奔去。
与此同时,卓毕柴转身对身旁的传令兵下令道:“立刻飞鸽传书田墚大营,告知老祖蔡阳有返回大蔡乡的迹象!”传令兵领命后,迅速放飞一只信鸽,那信鸽如箭一般冲向天际,消失在远方的云层之中。
接着,卓毕柴又看向另一名传令兵,沉声道:“通知弈云观,请求道师随时准备支援!”这名传令兵也立刻领命而去,快马加鞭地朝着弈云观疾驰而去。
卓毕柴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转头看向正在努力训练的剑士大军。只见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凌厉的气势,一收一合间,闪烁着冷峻的刃光。
夜幕降临时,卓山镇的局势瞬间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