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说着便写下了一则文书,而后用钦差大印摁了一下,递给李四年。
李四年接过文书后,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迟疑了片刻问道:
“大人,是否要上报京师,而后……”
“不必了,按本官说的做便是!”王远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挥了挥手示意他出去办事。
………
城外。
因为人手充足,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摆好了法台。
——刽子手持鬼头刀分立两侧,监斩官林士章振袖拂尘,惊堂木拍响三声。
此时正是晚饭时间,许多百姓或是回城或是出城,见到这番场景,一下子便围拢了过来。
好在有衙役的阻拦,倒是也没发生什么乱子。
看百姓聚集的差不多了,林士章稍微整理一番官服,便来到法台边缘,看着百姓朗声说道:
“父老乡亲们!”
“父老乡亲们!”在法台四周的衙役,也赶忙重复了一句,围着的百姓也算是能听清了。
“尔等且看这伙奸徒。左首戴七品乌纱者,乃扬州提举司副提举,右首穿锦缎团花者,乃两浙盐商巨擘周宗宪!
此辈狼狈为奸一十六年,私凿盐灶四十一处,以硝土熬制毒盐,竟掺砒霜三钱于每担!
去岁腊月,通州百姓误食其盐,毒发呕血者二百三十七人,育婴堂稚子毙命一十九名!”
林士章说的这些倒也不全是编的,只不过是不是吃毒盐死的,就不清楚了!
而台下则是喧嚣一片,竟然有人吃到毒盐死了,那他们岂不也是有危险?
看着这番群情汹涌,林士章微微一笑,这样说效果还是不错的,后面买私盐的也会少些。
待人群重新安静下来后,林士章再次开口道: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盛传的妖言称‘王大人要禁绝食盐,改盐法为砖石代盐’!
也是这群大胆狂徒闹出来的,为的就是阻止王大人改革盐政!
盐为国脉,食为民天!钦差大人革新盐政,正是要铲奸恶、通盐路、降盐价!
可这群狂欢为了一己私欲,屡屡放出妖言。致使应天、苏州、松江三府百姓抢购食盐,践踏致死老弱三十八人!
又在茶馆酒肆传唱俚曲:‘盐法改,灶户哭,百姓锅里无咸卤!’煽惑扬州盐丁聚众抗税,焚毁官仓十三座!
此等狂犬,数十年间共盗卖官盐一百万引,更妄图动摇国本,让我大明亿兆黎庶淡食菜羹!
今遵钦差大臣王大人雷霆钧命,三十七道朱砂勾决令,着将贪墨盐官二员、盐枭三十五徒,合计三十七犯,即刻枭首正法!
盐铁专营乃太祖高皇帝钦定祖制,岂容鼠辈篡改!
造谣者,妄图断我百姓盐路者,这些人便是前车!
斩!”
林世章最后一个“斩”字念的格外大声,得到命令的刽子手手起刀落,三十七颗大好头颅滚落地面。
好些凑上前的人,被吓得连连后退。
三十六面云牌齐鸣,林士章再次站到了法台边,大声念道:
“盐者,民生之命脉,社稷之基石,敢有盗卖私贩、妄议盐法者,虽远必诛!
今斩三十七贼,以正国法!以安民心!以卫盐纲!
自即日起:官盐每斤减价铜钱五文!私盐举报者赏银十两!凡造谣生事者,依《大明律·造妖书妖言罪》论处!
愿我大明盐道畅通,百姓咸享太平!”
这一番论罪、惩罚、赏赐的流程下来,百姓果真很是受用,一个个齐齐高呼了起来:
“钦差大人做的好!”
“贪官罪该万死!”
“减盐价!减盐价!”
~~~~~
五月初八。
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师的两份奏折,已经送到通政司和宫里。
成国公府邸。
鎏金兽首环的大门被拍得山响,在京的四十个勋贵联袂而来。
国公府的正堂,满堂届时猩红洒线绣蟒纹,十二扇洒金屏风上“奉天诰命“金牌,映出勋贵们铁青的脸。
襄城伯李远突然摔了手边的杯子,充满目火的吼道:
“老国公!通政司那边今早来了扬州的八百里加急——王远那厮连盐引司的底账都抄了!
咱们各家在两淮的六成干股,全他妈充作'海防银'了!今岁开春,是谁说'王远不过是个五品小官'?”
成国公朱希忠的手指在青玉扳指上摸索,心中还在不停的思索着。
一旁楠木座椅里,东莞伯何真的鹤纹补子泛着冷光,这位五朝老臣的蟒纹玉带已褪成暗黄。
“诸位且看!永乐爷北征时,我朱家船队运的三十万石军盐...”
话音未落,定襄侯郭青将宣德炉踹得满地乱滚,冲着杂乱的人群吼道:
“都给老子闭嘴!我徐家在扬州的七个盐场!全他妈盖着钦差关防的火漆印!老子不也没说什么吗?
你们都在吵吵什么?成国公还没发话,尔等都安静下来听着。”
东莞伯的龙头拐杖重重顿地,浑浊的眼珠映着满堂烛火:
“老国公可知?我何家的'东莞伯'爵位传了五代,全靠成祖爷特许的'岭南煮盐令'!
若断了盐利...
咳咳咳!
老臣…老臣明日就上表,请辞'两淮盐政监理使'!”
满堂哗然!
这两淮盐政监理使可不是一般的职务,职权范围包括:监管两淮二十四盐场、七十二盐仓;弹劾盐运司官员;统率盐丁巡检司……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审批盐引:每道盐引须加盖‘监理使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