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9月1日,古镇高级中学迎来了高一的新生们。这一年的生源比以往明显要少,只勉强组建了四个班级,安排在教学楼的一楼。
由于新生来自全县各地,而且保送生们没参加过中考,难以根据其成绩进行总体排序,因此高一的分班是随机的。其中古镇中学的大姐大上官燕,土镇中学的诸葛华、卢盛和东方凌被分到了一班;土镇中学的司徒敏和公孙旭,古镇中学的上官翔、孙卫鸿和申公敏被分到了二班,土镇中学的陈威,古镇中学的夏侯毓和老镇中学的慕容凡被分到了三班。
由于同学们互相之间暂时还不了解,老师对同学们也不了解,四个班的首届班干部就没进行选举,直接由班主任进行指定。一班的班长是来自山镇中学的徐剑、二班的班长是来自古镇中学的徐燕飞,三班的班长是来自古镇中学的李奇,四班的班长是来自新镇中学的姜炜。
其实各班的班主任这一次对班长的指定就是拍着脑袋临时找一个相对比较活跃的学生而已,和成绩好坏无关,和是否优秀也无关,这本也是一件正常而无奈的事情。但三班的班主任骆老师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便指定了一个班长,却给夏侯毓带来了多么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
三班的夏侯毓在听骆老师宣布班长的人选是李奇之后,她感觉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委屈的泪水有点忍不住的想要往外冒。她一直忍到了中午放学回家,然后关上门,趴在自己的小床上,让眼泪尽情地流个够。
夏侯妈已经做好了午饭,夏侯奶奶和夏侯爸都已经上桌了,就是不见宝贝女儿从房间里出来,夏侯妈便推开了夏侯毓小房间的门,看到女儿哭得杏花带雨的样子大吃一惊,“毓毓,你哪里不舒服?谁欺负你了?”
“妈,我没事,没当上班长,心里有点难过,哭一会儿就好了。”夏侯毓抽泣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