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主公,读故事书否?
刘备坐在船上,晃悠悠前往江夏。
今日阳光甚好,暖和得不像三九时节,江水滔滔,远处岸边有两只灰色羽毛的小鸭子缓缓游过。
诸葛亮坐在他对面读书,翻页飞快,忽而唇角含笑,忽而眉头紧蹙,偶尔惊奇挑眉,间或叹息两声。
“军师!”刘备轻唤了一声,“读得何书,如此入迷?”
诸葛亮丝毫没有听见,这在以往是没有的事儿,对刘备的话,他一向是甚为重视的,有问必答。
刘备又唤了一声,还是没回应。
他微微探身,瞥见书页上似有“玄德”二字。
他轻“咦”一声,坐到了诸葛亮身边。
诸葛亮终于察觉到主公的靠近,阖起书册,眼眸微红,问了个奇怪的问题:
“主公,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时,何以掉落匙箸?”
刘备讶然,青梅煮酒故事,在场只有他与曹操二人,怎么掉筷子的细节也已经传扬这般广了吗?
他轻咳一声,笑道:“雷声太大而已......”
见自家军师明显不信的模样,他只得道:“当时刚有衣带诏之事,曹操又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心下震骇,故而跌落筷箸,惭愧,惭愧!”
诸葛亮不置可否,向前翻动书页,又问:“当年吕布从翼德手上赚走徐州,翼德来见主公,主公第一句话是什么?”
刘备搓手道:“这,年代久远如何记得?”
诸葛亮读道:“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对!”刘备忆起往事,“似乎就是这句。”
他疑惑起来:“军师如何知晓?”
诸葛亮再翻动几页,问道:“主公来荆州之前,曾恐刘景升不能相容吗?”
刘备叹道:“我在汝南被曹操打得仓皇难逃,幸而得景升兄借新野容身,但南下襄阳之前,确曾恐不能容。”
诸葛亮也叹了口气,郑重道:“主公这些年,当真受苦了。”
刘备微笑摇头:“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如今我有军师,再不会东奔西逃,颠沛流离。”
诸葛亮微微摇头:“我们所据樊、宛、汝南三城,位居曹操、孙策、刘表、张鲁、刘璋之中,并非安稳之地。”
他看向远方,低声道:“主公可还记得在月牙泉时,亮所提三分之势吗?若要与曹操、孙策争雄,荆州为必争之地!”
刘备迟疑道:“刘景升乃汉室宗亲,又素来待我不薄……”
这几句话他在书中也讲过,最终导致荆州落入蔡氏之手,又被献给曹操,致使曹军一路将他们追击到江夏,若非刘琦接应,赤壁之战都熬不到。
这次去江夏,刘备也是顾虑重重,并不愿意从刘表手中赚走江夏。
诸葛亮叹了口气,将手中书交给刘备:“主公请看!”
这本书,自上船以来诸葛亮就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翻来覆去地阅读,刘备好奇已久,一拿在手里就翻开来看。
全书一共五十回,从“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关云长义释曹操”。
他奇道:“这是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