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女子学堂
宝钗醒来时,窗边只是微微发白,夜色寂静无声。
为了不影响她休息,哭闹不休的阿瞻被奶娘带去和黄夫人同睡了,这会儿想是睡得甜熟。
原是安排的梅鹿贴身照护,诸葛亮却力排众议,遣走梅鹿,亲自守在外间榻上。
宝钗掀开床帐,内间、外间之间的帘子下透着昏黄的烛光。
她撑着起身,腰腹处突然一痛,使得她不由得低呼出声。
外间立即有了响动,先是桌案拖动的声音,然后就是匆忙的脚步声,诸葛亮掀帘进来:“怎么了?可是要喝水?”
见宝钗捂着小腹,他大步走到床前,扶住她:“可是还痛吗?我让人去找大夫!”
“别!”宝钗拉住他,笑道:“大夫说,前三日的腹痛都是正常的,可别这么大惊小怪的。”
诸葛亮坐在床头,身子微微后倾,让妻子舒服地靠在自己怀里,揽住她,低声道:“谁让我的夫人是宁愿痛晕过去,都不会发出一声哭叫的强人呢?”
“胡说什么呢?”宝钗轻捶他一下,捂着脸颊道,“把我放开吧,昨个儿流了满身的汗,也不让我洗澡,都要有怪味了。”
诸葛亮笑道:“没有一点儿怪味道,只有夫人对我和阿瞻的爱……”
宝钗羞红过耳,她是个内敛的人,何时听过这么直白的深情之语,清咳一声,转了话题道:
“夫君可是一夜未睡?”
诸葛亮笑道:“睡了两个时辰,想到汝南来的百姓还未安置,是否继续北征尚未商议,实在睡不着,就起来给主公写封信。”
宝钗想了一下,道:“曹操平定冀州后,还要北征乌桓,此非一日之功,趁机攻占许都固然是个好时机,但难免放任北方部落做大,让五胡乱华故事提前上演。”
“何为五胡乱华?”诸葛亮眉头微皱,从名字中有了些猜想,“可是……”
宝钗点头,将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故事娓娓道来。
她产后虚弱,说得简明扼要,幸而诸葛亮一点就通,听到要点,就能将来龙去脉脑补得细致完整。
故事讲完,宝钗道:“曹操北征乌桓功在后世,我们不如卖他一个人情,恪守停战协议,另做他图就是了。”
“夫人可是指……”诸葛亮伸手,指向西方,“取西川!”
宝钗笑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夫君真乃我知己也!”
诸葛亮哈哈笑道:“能做夫人的知己,亮荣幸之至。”
他敛了笑容道:“书中取西川,有张鲁之危、张松献图、请军入川的契机,可如今万事不备,何以入川?”
宝钗抿嘴笑道:“没有契机,便制造契机,这有何难?”
“笃笃笃!”
窗外传来一阵敲击声,继而是黄夫人的声音:“刚生了孩儿,就要好好休息,怎么劳神说这么多话?”
诸葛亮登时想起宝钗的身体,大是惭愧:“都怪我一时忘情,扰了夫人休息!”
他轻轻将宝钗放回枕上,掖好被子,劝道:“好好睡吧,改日再说。”
说罢放下帐子就要离去。
宝钗拉住他手,向窗外道:“妈,你回去睡吧,我再说三件事就休息。”
诸葛亮摇头,刚要争论。
宝钗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道:“第一件,咱们既已提前知晓西川人心所向,不如派人入川,找到法正、张松等人,游说各方,制造契机,说服刘璋请皇叔入川。”
诸葛亮道:“所派之人须得善于审时度势、探测人心、机敏果断,可襄阳此时并无此人……”
宝钗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件,夫君可劝皇叔整顿兵马,以备随时攻入西川。”
诸葛亮道:“西川地图未得,虽知其大略,只怕不宜轻易用军。”
宝钗伸出第三根手指,指着窗外道:“第三件,天已大亮,夫君回去吧。你是做大事的人,我也不是矫情虚弱的人,无须在此浪费时间儿女情长,待我养好身子,就去找你!”
说罢,她指着桌案下方的画瓶里:“那一卷纸你随身带着,对入川有用。”
听她说得笃定,诸葛亮走过去,抽出纸卷,展开,正是西川地图,城郭村镇、山川河流、地势高低翔实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