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反转李隆基(29)(1 / 2)

两级反转李隆基(29)

赵匡胤本想帮着赵德昭糊弄过去的,却见赵德昭耐心地跟赵德芳解释:“父皇与我说的意思是,若人从小不被好好教导,做事便会像鸟兽一般,毫无规矩章法,只会随心意做事。李亨为何行事作风像李隆基?就是因为他只凭着自己的喜恶用人做事,就像李隆基喜欢李林甫和杨国忠,不管他们二人有没有真才实学,品性如何,就重用一样。”

赵德芳这回听懂了几分,叹道:“要人不按照自己的喜恶做事,也太难了吧?像我,我喜欢练武,不喜欢读书,唉……”

赵德昭道:“这是因为,你还未察觉到读书的乐趣。日后父皇给你找了先生来,你跟着先生好好学一学,就知道读书多有意思了。”

赵德芳完全不信,但在亲爹灼灼的目光下,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啪!”听到李亨竟然听信谗言,杀了亲儿子李倓,李世民气得直接将手中的茶碗砸在了地上,碎瓷飞溅,在地上炸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花。

高力士忙噗通跪在地上,李亨只感觉背后一凉,也赶紧跪在了地上,哪怕情急之间,手撑到了碎瓷上,也不敢吭一声。

李隆基冤杀李瑛三兄弟,李世民本就痛心不已,那都是他的玄孙子啊!本以为李亨会好一点,结果李亨也学李隆基的做派,冤杀了李倓!那可是他的亲来孙!听听天幕怎么说的?说李倓是李亨最优秀的儿子!

李世民此时又怒又心痛,怒的是曾孙和玄孙都那么蠢,被谗言蒙蔽,心痛的是玄孙和来孙无辜丢命!李世民中年丧子,还不是一个儿子,太子李承干和魏王李泰,还有女儿们,每失去一个孩子,就像是挖了李世民心头的一块肉,他不能理解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为何能那么轻而易举地就对轻声孩子下手了。

帝王是要有杀伐果决的气势与能力,可这份绝情,不应该用在乖巧的亲生儿子身上吧?

李世民很想问一句:“为什么?”

可他知道,现在的李亨回答不了他,因为事情还未发生。

看着李亨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样子,李世民更是一阵嫌弃,这般胆小如鼠。自己还没露出要杀他的意思,他就吓成了这样,就没想过孩子被父亲杀掉时,心中有多绝望和恐惧吗?

听着天幕将李亨的所作所为讲了一遍,李世民越发地失望。

天幕说的对,这李亨确实不行,德才不出众都是给他留面子了,简直就是个又蠢又毒的脓包东西!

最为搞笑的是,皇权都正斗到了最后,李亨自己成了边缘人物,他的太子还要宦官帮他保下来,真是无用无能至极。

李世民狠狠地喘了口气,心道:还好,天幕不仅说了李隆基的昏庸,李亨的无能,还点出了李倓是最优秀的孩子,大唐还有郭子仪、李光弼这等能打仗的武将,还有看破局势的李泌,说明朝中不是无人可用。

李亨跪在哪里,吓得浑身冒冷汗,即便是他心中对父皇有诸多不满和怨恨,可是被李隆基打压久了,对上李隆基的第一反应还是恐惧心慌。更何况此时,皇帝身上勃发的怒气,令人胆寒。

李亨一直竖着耳朵,等待着皇帝给他的发落,但这次皇帝却没直接拿他开刀,而是对高力士道:“去将李豫和李倓叫来!”

高力士顿时只觉得心中一松,忙应道:“是!大家!”

说着,他招来两个小内侍,命二人分别去叫人。

李世民气血攻心,感觉自己有些浑身发软,不知道是因为李隆基这身体老了,还是因为他与这身体还未磨合好。

李世民生怕自己一激动一气急,直接噶了过去,这天下就要落到李亨这等废物手里了,到时候江山之祸便无法避免了,忙喘气平复心绪,又让高力士将两个还过得去的来孙叫来,看着两个比李隆基和李亨好许多的来孙,他自己的心境也能平复一些。

【李亨在位六年时间,看上去时间不算长,可对于大唐来说,却是致命的六年!在他儿子李豫上位后,大约不到两年,安史之乱就被平定了。后来袁晁起义、吐蕃入侵等事,也在他手里很快解决了。代宗李豫也算得上是个接盘侠,他爷爷李隆基奋斗半生后躺平享受了,结果引发了安史之乱,他爹李亨,花了六年时间,让叛乱更乱了,然后轮到他接下了这么个烂摊子。】

【李豫在张皇后发动政变的时候,是被太监李辅国救下的,这可是大恩。这就让人。不得不又联想到了朱祁镇身上,他那儿戏般的夺门之变,也是托了曹吉祥的福。同样是受了太监的恩情,同样是被太监携恩求报,李豫的解决办法完全不一样。他面上应承着李辅国的要求,背地里就安排人扮做强盗把李辅国干掉了,才没有一直被宦官挟制。而愚蠢如朱祁镇,一直等到手下人点醒,即便是没有夺门之变,他上位也是顺利成章的事实,他才明白过来。常说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候比人和猪的差别还大,放在李豫和朱祁镇身上,这话也很贴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