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反转李隆基(37)(1 / 2)

两级反转李隆基(37)

朝堂上的官员们,看着那几个人被拖走,第一次发自内心相信:皇帝是要来真的了!

皇帝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变了!

如果说,杨国忠与杨氏三姐妹被关大牢,让许多人还抱有幻想,只要杨贵妃还在后宫待着,还有复宠的机会,那杨家就不会倒。毕竟往日皇帝有多宠爱杨贵妃,大家是看在眼里的。

可是今日,皇帝二话不说,就把那些替杨国忠求情的人,全部带了下去,顺带让李泌也查一查这些人背后做过的事,大家一身的皮顿时都绷紧了起来。

杨家不倒,不代表他们不会倒啊!

在杨国忠进入权力圈子后,大家或多或少都难免和他打交道,就难免有些事会牵扯到自己身上,就算不是自己,也是自己的家族。

那些人的倒台,也给了李泌极强的信心,皇帝这回是真的下定决心,要清除杨国忠这个毒瘤了!

以雷霆般的手段,处理了朝堂上的事后,李世民面对千疮百孔的官僚系统,也有些心累。

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中央朝廷,竟然找不出几个有用的人才来。

虽然将办杨国忠一家的权力,交给了李泌,可李泌到底是一个人,即便是拨了一些羽林军给他用,也只能跟着他一起抓抓人、抄抄家,帮着梳理线索、审问、拿证据之类的,是做不到的。

李世民没多犹豫,下了朝就将李豫和李倓兄弟两个,塞给了李泌。

“你们兄弟二人,跟着李泌好好看一看杨国忠这个案子。听了天幕的你们,应该也知道杨国忠就是个典型的窃权小人,多了解他的行事风格,多探查他的为人手段,能帮助你们看清人心和人性。”

李世民特地将李豫和李倓兄弟二人叫到面前,叮嘱二人道。

李豫和李倓忙表示明白了。

“你们二人都封了王,但此案是以李泌为第一话事人的,你们二人有何想法和行动,都要与李泌先商议,若是与他有分歧异议,也不许用身份压人。”

李倓没想那么多,飞快地应下了,李豫虽也恭敬听命,但琢磨着皇帝这话里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不过,你们二人的身份,除了不能用来压李泌这个主审官,压压别人是可以的。那些仗势欺人的东西,可能会借身份权势问题来抗拒查案,这时候就要靠你们的身份给李泌压场子了。”

兄弟二人领命而去,李倓显得有些兴奋:“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儿,皇祖父会交给我们兄弟去做。”

李豫也有些激动,查杨国忠一党,是他做梦都想干的事,恨不得把杨国忠一派踩进泥里,再踏上几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只是,皇帝态度的变化,还有手段的改变,让李豫心中有些担忧,他总觉得,这背后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不是交给我们兄弟了,咱们两是从旁协助的,李泌大人才是主理此事的。三弟,这次办事,你千万不可莽撞冲动了,若是不小心放走了线索或要犯,亦或者毁掉了什么证据,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案子的结果的。”李豫的担心,又转移到了亲弟身上。

李倓点头:“知道了知道了,大哥!”

李豫见他还是一脸兴奋,似是没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忍不住叹气摇头,这个弟弟,劝了多少次都无用,恐怕是要真的吃些亏,才能长一些教训。

李豫不知道的是,李世民没说出口的打算,就是让兄弟两个好好磨一磨性子,不仅李倓要磨一磨有些刚有些急躁的性格,李豫自己也要磨一磨不够强硬果决的毛病。

将两个来孙安排了活儿干,李世民想了想,还是让高力士把太子李亨叫了过来。

李亨来到太极殿后,还十分忐忑,生怕皇帝又劈头盖脸骂他一顿。毕竟从昨日天幕后,东宫就闹得厉害,他作为东宫之主,竟然压不下东宫的闹腾。

要不是高力士将这宫中防卫得严实,再加上长安城的人注意力都被杨氏一家被关进大牢的事吸引走了注意力,这东宫的热闹,恐怕又要让人看笑话了。

被宦官和张良娣等人纠缠了一天一夜的李亨,突然发现,天幕说的一点都没错,他自己就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喜欢听身边人说怎么做。所以最后,他当了皇帝,权力却让身边的人把持了。

不过李世民也不想骂他,李世民看着李亨,对他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也怜惜这个玄孙,因为李隆基的打压,整个人那边的软弱可欺,没有主心骨。

李世民将李豫和李倓看天幕时写的东西,给李亨看了看,又把李亨写的东西放在一侧,让他自己对比一下。

李亨看完以后,顿时涨红了脸,嗫嚅着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第一反应还是,自己的父皇是想羞辱自己,自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如。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一下子就看透了他的心思,道:“我让你看这些,并非是为了羞辱你。大唐危机在眼前,我哪里还有心情弄这些事?我最担忧的,是自己辛苦创下的大唐江山基业,会如天幕所说的那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