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反转李隆基(45)(1 / 2)

两级反转李隆基(45)

李亨听到皇帝这样说,睁着眼睛,盯着皇帝好一会儿,都回不过神来,皇帝竟然这样轻飘飘放过他了?竟然没将他身边的人,血洗一通?

李世民见他毫无反应,有些奇怪:“怎么了?可有什么异议?”

还是那般平和的语气,甚至还带着一丝不解。

李亨突然就绷不住了,直接“哇”地一声哭了起来,猛地伏在地上,一边哭着,嘴里一边含糊道:“谢太宗!呜呜……谢太……谢圣人……”

没想到李亨一激动,就将自己知道皇帝真实身份的事,给秃噜出来了。

李世民十分惊讶,李亨是自己看出来的?还是被别人提点的?

实现转向高力士,看到高力士那有点躲闪的眼神,李世民就猜到了,肯定是高力士说的。以李亨的资质,就算看出了皇帝不是之前的人,也看不出真身其实是太宗皇帝才是。

高力士颇为紧张地站在一旁,这忠王也真是,怎么一激动,就直接叫人家太宗了?要是皇帝计较这个事,那该怎么办?那岂不是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又被自己坑进了另一个劫难?

不过,要是计较这等事,李世民就不是李世民了。

对于子孙后辈,大多时候,李世民是宽和大过于苛责的。

再说了,知道自己是太宗皇帝,而不是他亲爹,想必李亨也更能接受这样的转变一些。

“好啦好啦,一届皇子,哭成这样像什么话?快下去洗漱一下,莫要污了我的眼睛!”李世民说着嫌弃的话,话语里却带着笑音。

高力士大大地松了口气,忙将磕头谢恩的李亨扶了起来。

李亨用袖子遮住脸,转身朝着殿外跑去,显得有点慌张失措。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这么大的人了,还毛毛躁躁像个小孩子。”

高力士见皇帝心情好,没有准备的意思,顿时放松了心情,凑趣着给李亨说好话道:“忠王殿下便是这样的人,心思单纯,又有大家您护着,就算是快做爷爷的人了,依旧能像孩子一般。”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现在倒是知道,我是护着他了?当初我不让他当太子,你还跟我急眼了。”

高力士忙跪下,笑着道:“奴婢哪能赶得上大家的高瞻远瞩与思虑周全?哪怕是跟在大家身边几十年,也学不到万分之一啊!”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少拍马屁!你哪里跟了我几十年?明明才跟了一个多月!”

“是是是。瞧奴婢这脑子,又不会说话了。”

高力士晃晃悠悠站起来,心里知道,皇帝这算是变相承认,他自己就是太宗皇帝了。

此次恩科的殿试,在大明宫进行,考上了贡生的士子们,得以入皇宫,参加此次由皇帝为主考的殿试。

看着皇宫的辉煌与华丽,有些人惊叹,有些人不屑,有些人愤恨。

宫内人都知道皇帝变了,有些敏感的大臣也察觉到皇帝变了,但这些士子与朝廷中央消息不通,对皇帝的印象,还停留在荒淫无道、沉湎享乐上。如今看到华丽的宫殿,就觉得这是皇帝只顾自己,不顾百姓死活的证明。

待时辰到了,贡生们按照引导,依序进入大明宫,依照位置秩序坐下。

殿试说白了,其实是皇帝亲自面试,除了要写文章,还要对皇帝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还要当场作诗作赋之类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

贡生们入座后,李世民才来到大明宫,开始主持此次恩科殿试。

这事儿李世民有经验,考较起那些士子来,倒也游刃有余。

他比较注意的,是杜甫、高适、白居易等人,另外,那个唯一入了殿试的河北士子陶冕,也是他注意观察的。

李世民在观察士子们,而士子们也在观察皇帝。

刚开始,有些人还抱有一点轻视之心,皇帝沉湎酒色那么久,不理朝政多年,如今要考较人,恐怕水平也不怎么样了,相信自己能轻松过关。

但等到皇帝开始出题时,许多人就提起了一颗心:大意了!这哪里是荒废朝政的皇帝的水平?这明明是吊打所有人的水平啊!

考试开始没多久,许多人就不得不收起了轻慢之心,全心应对考题,甚至有些后悔,自己之前怎么能看轻皇帝?准备都做的不够完善!

正当殿试按部就班进行,气氛却显得颇为紧张的时候,高力士突然被小太监叫了出去,不一会儿,高力士就小跑着进来,凑到皇帝耳边低声说起了要紧的事:“大家,河北一带传来消息,安禄山起兵了!”

李世民微微一顿,压低声音道:“去取我的谕旨,给封常清高仙芝,以及郭子仪李光弼等人。”

“是!大家!”

这事儿交给别人不放心,高力士亲自去跑了。

高力士虽然紧张,但掩饰得还不错,李世民表面上更是看不出什么来,所以没人猜得到,这君臣之间短短的交流的,竟然是谋反之事。

高力士去了以后,李世民依旧专心处理眼前殿试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