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反转李隆基(51)
和李世民聊过的安禄山,也不再吵闹了,日日只面壁而坐,等到叛乱之事都查实了,一切尘埃落定后,被拉去斩首时,安禄山也十分平静。
安庆绪好些时日没看到亲爹,此时看到他不仅没憔悴没变瘦,反而丰润了似的,十分吃惊。
自己这爹,怎么坐牢还跟来调养了似的?
安禄山看到安庆绪,脚步停下,笑了笑,说:“这辈子,我不是个好父亲,下辈子,咱们就别见啦!”
说完,又主动朝着刑场走去。
安庆绪如遭雷击,心中掀起滔天巨浪,眼中热泪抑制不住地涌出来。
他不知道,为什么安禄山会这么说,可是这一句话,令他难以自持。
到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及一众部下,被当众处决后,唐朝最大的历史风暴安史之乱,算是被终结了。
安禄山等人一死,高力士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几乎要飞起来了似的。连带着李亨,这些日子,面上还带着笑容。
李豫只担心他弟,李倓随郭子仪李光弼回还长安复命,这些时日,李豫便跟在李倓身边,细细询问李倓这些日子的遭遇。
“嗐!大哥,我说过了,这史思明的部众,还不如安禄山部众能打呢!再加上老祖宗规整过的军队,气势如虹,一相遇就将史思明他们压着打。要不是他们运气好,遇上个易守难攻的山坳坳,在里面躲了一些时日,都不需要那般长久的时间。”李倓脸上的笑,也是藏不住,这次跟随郭李二人讨伐叛军,实在是刺激又新鲜。
李豫脸色却不太好看:“你说的轻巧,那你手臂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李倓大大咧咧地说:“说了是不小心嘛,以后我会注意,不那么心急的。大哥你也常说,吃一堑长一智,我这次长了教训了,这道伤值啦!”
李豫对他无语了。
不仅是李倓,李瑁和李系都有一些建树,李世民十分高兴,赏了一番,却没有分封什么官职或者给与兵权之类的。
有人甚至觉得,皇帝对几个皇孙的奖赏,还不如其他普通将士,至少那些立了功的将士,不仅有金银赏赐,还升了官,有几个幸运地,还封了侯。
李系有点怨言,感觉老祖宗偏心,作为皇族子孙,怎么还不如别人的优待多?
李系跟同命相连的李瑁诉苦,李瑁反过来劝谏道:“侄儿,这就是你想岔了。”
李系不乐意道:“怎么是我想岔了?皇帝是太宗老祖宗的事,我就被瞒着,这次又这样,咱们可是太宗皇帝的亲孙!亲的!”
李瑁摇头:“正因为你是李家嫡系皇孙,才会如此啊!老祖宗临世,或许是有什么不得已的付出与代价,他的目的,便是稳固咱们李唐江山。你想啊,若是他大肆封赏咱们皇孙,人人都有实权,不是掌兵就是能领导群臣,以后他走了,新皇帝如何拢权?如何稳固江山?”
李系愣了好一会儿,才感觉茅塞顿开:“十八叔,多谢你的提点,真是醍醐灌顶啊!”
其实仔细想想,不仅是他,李倓、李豫和他亲爹李亨,其实手里都没有什么实权,但是每次有事要办时,老祖宗都会差遣他们,顶多临时给个职位。
李瑁点头,继续劝道:“老祖宗,和先……之前的皇帝不同,对他来说,咱们都是他的子孙后辈,他希望咱们都能成才,都能蠢则安分守己,只享富贵,慧则能担起一方责任,为皇帝分忧解难。”
李瑁能在被亲爹抢了媳妇后,虽然被防备忌惮,却能依旧守住自己的东西,也与他这份谨慎和会揣摩的能力分不开。
听完李瑁的话,李系也终于明白了皇帝的心思,明白他们这些皇室子孙,和普通人家的子孙是不一样的。他们血缘上天然享有继承大统的正规性,所以权势过甚,就会引起猜忌,甚至皇室内部纷争。
想起从贞观朝以来,李唐皇室内斗不断,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仅是亲情消解于无形,更是让朝廷的资源也被白白浪费,李系顿感皇帝的苦心。
李系笑了笑,说:“咱们的老祖宗,也是个会端水的。”
李瑁也端起茶,说:“那是当然。”
李系一腔郁气得到了解决,整个人也舒坦了不少,说:“如此也好,皇帝用的上我时,我便出些力气去干活,用不上我时,我便自己乐自己的。”
李瑁笑着道:“正是如此。那些有正经官职的,日日要点卯,官职高一些的,还得早早起来上朝,休沐时才得以歇会儿,咱们这样反而舒坦一些。”
李系看着十八叔,突然感觉,自己这十八叔,比亲爹多几分智慧。
被李旭觉得不大聪明的李亨,这时却在跟李世民回禀劝降一事。
“哦?你的意思是,他们还跟你拿起乔来了?”李世民语带笑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