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6)
听到说曹家,玄烨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前面讲胤禛整顿吏治的时候,就说到了江宁织造案,当时玄烨没来得及多想。现在天幕一提曹家,他就反应过来了,顿时有种十分不妙的感觉:难道,曹家被查,是自己造的孽?
果然,就听到天幕继续道【江宁织造其实本来是个肥差,比清知府都肥不少的那种。可是也承受不住皇帝一次又一次地来住,说难听点,就有点像打秋风。皇帝上门住,从外头看,是皇帝信赖倚重,是一种恩赐,可皇帝起居花费不小,在皇宫里,是皇家内务府库负责,到了曹家,就都是曹家负责了,曹家哪怕再贪,又如何比得上皇家府库靠一国供养呢?】
【曹寅是不是清官,主播不敢保证,但没有玄烨那样薅羊毛,就没有曹寅的铤而走险挪用公款,曹家也就不会成为胤禛上位以后,反腐的典型。重点是,玄烨也知道,曹家挪用过公款,也知道曹寅为何挪用,但他的反应是,让曹家把几百万两的亏空补上。曹家有心无力补不上,最后落到胤禛手里,当然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知道曹家的下场,玄烨心中也万般不是滋味,他不能提前预知胤禛会下那么大力气整顿吏治,也就没想到过曹家的结局。这个事,确实是根由在他。
【玄烨巡视是为了查看河道工程,这一举动也确实为江南地区的水患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弘历模仿玄烨下江南,其目的说是巡视,实际上是吃喝玩乐。所以,弘历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的传说,一些小吃,比如桃酥,说起来历,就是当初乾隆爷下江南时,吃到了我这个桃酥,顿时惊为天人,写下诗或者赐名之类的。这些事,不都是真的,但肯定有这样成功的范例,所以这个故事才被各种借鉴挪用。】
【而电视剧中,每每演到乾隆帝下江南,必然会有江南美女,或者头牌名妓,与弘历有一些风流艳*事。同样是下江南,为何玄烨衍生出来的是微服私访破案抓贪官之类的,而弘历衍生出来的,不是吃就是喝,不是和美人有过往,就是许多年后,有个孩子千里迢迢上京城寻亲?】
帝王们的表情,全都是一言难尽的嫌弃与不理解。
嬴政显得格外不理解:“做了皇帝了,还想着这些口腹之欲,想着男女之事?”
刘彻也想不通:“吃喝玩乐?有什么意思?更何况,做了皇帝,各地都有采选美人进宫,何至于和民间女子勾连,甚至生出孩子来?”
李世民嘀咕道:“这做派,好像和李隆基的差别也不大,一腔子心思,都放在了吃喝玩乐上了。”
李治也嫌弃得直摇头。
赵德芳一脸睡意,混杂着迷惑:“父皇,江南是什么地方,怎么感觉好吃的好玩的很多?”
赵匡胤道:“便是临安杭州汴州等处了,那里啊……也没有那么好玩。”
按照天幕的说法,经济重心还没完成南移呢,还要北宋变南宋,完成人口的迁移,经济重心才算真的到江南了,也只有那样,江南才能变成那个富庶好玩的江南。
赵匡胤见过南宋时的临安杭州,确实是富庶繁华,那样的江南,怕是连开元年的长安都比不上呢,长安还有宵禁,临安可没有,甚至还有夜市。
赵德芳是被糊弄过去了,赵德昭却从赵匡胤的表情中,品悟了一些什么。赵匡胤流露出怀念的神色,显然是见识过江南的盛景的,这让赵德昭也有些好奇和期待了。
朱元璋听到弘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事儿,顿时幸灾乐祸起来:“真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朱祁镇的无知和愚蠢,朱元璋还能甩锅给教育没做好,但弘历这是他爹让满汉重臣都细心努力教导过的,结果教了那么久,还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败家玩意儿,说明根子上就是坏的,教再多也改不了。
朱棣看着亲爹那样子,忍不住提醒道:“父皇,万一这种人生在朱家,可怎么办?”
朱元璋的笑容顿时凝固了,天幕说得对,皇室的每一代,都不能保证有优质的苗子,没有好苗子,再怎么教也是弘历这种货色,确实是让老祖宗吐血。
朱元璋哼道:“那还不简单?那就要每一个皇帝都好好生孩子,至少生他七八个儿子!”
朱棣:……
果然父皇还是只想得到,这样简单粗暴的路子,就算生了七八个又怎么样,孩子可能会夭折,可能都天资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