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5)
即便是弘历前面的做法,已经让玄烨觉得十分气愤,十分恼怒了,可是这一做法,属实让他觉得丢人,要不是天幕前面就说了,胤禛已经让满汉重臣都用心教了弘历好些年,努力改掉他的毛病和坏习性,玄烨都要以为,是胤禛没教好他了。
“这蠢东西,真以为天下人都没长眼睛没章脑子吗?他那样篡改前史,坏的是整个大清的名声啊!”玄烨忍不住痛声叱骂道。
大清那般篡改书籍和史书,这让后人如何信大清留下来的东西?遇上任何官方描述性的东西,都会先怀疑三分吧?
弘历这蠢东西,只顾着面上粉饰,却忘了最重要的是人心啊!
李玉看到皇帝这般痛心疾首,还骂什么蠢东西,顿时整个人像雷劈了一样。皇帝这是在骂谁?不像是骂天幕,反而像是骂他自己?皇帝怎会做出这等事?他向来都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啊!
李玉整个人脑子都乱了,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他总觉得,有些事情已经不在他的熟知范围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事,这种失控感,令他整个人都慌了起来。
玄烨略略冷静后,想起如今才是乾隆四十五年,这个事也才开始,他一定要尽快从源头上处理好这件事。
【《四库全书》本应是一次文化大总结和梳理,本可以称为弘历的一项重要政绩,可是编书总结不以文化的去芜存菁为核心目的,反而是以政治为目的,以进行思想的清洗和打压为核心目的,书注定就编不好了。所以有人总结说,《四库全书》保存了一些古籍善本,主播个人觉得这简直是瞎讲。书在编好了的五十年后,鸦片战争就爆发了,各路列强不仅杀进了广州,杀进了福州泉州等地,还杀到了北京城,坐上了龙椅,《四库全书》将古籍善本收集聚拢起来,就是方便列强们抢夺焚毁的吗?说它对古代学术、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那被毁掉的篡改的书,就不做数了吗?这种章口就来的瞎洗地,下次还会别洗了。】
【主播还是更赞成鲁迅先生对这部书的评价:《四库全书》出,中国古籍亡!那消灭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咱们的历史,还有咱们的无价的思想文化瑰宝!现如今,每一个去过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中国人,都没办法笑着出来,因为那种被劫掠被抢夺的文物,能直接扎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眼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可《四库全书》毁的书籍数量和价值,不比大英博物馆陈列的中国文物少!甚至更甚几筹!】
【这就是主播出离愤怒的地方,从前面弘历各种虐待蹂躏书画瓷器等古物就看得出,他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不觉得这些东西无价。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因为他个人自恋至极,觉得世间万物都是为他服务的以外,还因为他没有真正将自己,当成整个国家的皇帝,没有当成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的皇帝,不觉得这片土地的历史,这些百姓的祖上,都与他休戚相关,与他荣辱与共,所以他毫不客气地下手了!因为在他看来,他为了自家的院墙地基,毁的是别人的东西!】
天幕的声音拔高了不少,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她那扑面而来的愤怒。
可是听天幕的话语,也能够理解她愤怒的原因。
这个皇帝弘历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一种把自己当外人,所以任何东西损毁浪费起来,一点都不心疼的样子。
嬴政面无表情了一会儿后,露出一个讽刺的笑意:“呵!天幕还是有些天真了,政治场上,肮脏下作手段比比皆是,不把自己与汉人当做是一家,多正常的事。”
秦统一六国,强悍的秦军只是打头阵的,后续要将七国子民融合起来,认定一个身份,可不是容易的事,那种不相融合的感觉,嬴政感受深刻。
想到此,嬴政突然明白,这件事应该是在汉朝完成的,所以华夏一族又称汉人,否则为何不叫周人秦人之类的?
嬴政正兀自出神,突然下巴一痛,原来他摸胡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力气大了一些,竟然扯下了好几根来。
刘彻反倒是笑了笑,说:“这后人,倒是有几分气性——也有几分血性。”
他说完,怔然了一下,继而又笑了起来,然后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好!两千年后,我们汉人还是如此,便是大好事!精神气节长存吾民,何愁天下不伏于我?”
李治表情有些不忍,道:“外人都能杀入都城,坐上皇帝的龙椅,事情怕是大大的不妙啊。”
李世民嗯了一声,道:“那说明皇帝是一点都不顶用了。”
李治表情更加难看了:“前面未曾听到具体说法,便以为百年屈辱,也不过是外族烧杀抢掠,可听天幕如此说来,到时候怕是比五胡乱华还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