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其他类型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4)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4)(1 / 2)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24)

李斯呈上了自己耗费三天写出来的规划后,就安静地退到了一边,待始皇帝看完。

不过李斯对自己的想法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么多年的君臣相处,他对始皇帝的心情与想法,算是十分了解了,也总能想出皇帝满意的办法。成为大秦第一丞相的秘诀,就是按照始皇帝的心意,去完成工作任务。

始皇帝皱着眉,看完了李斯写的文章。

若放在从前,他会比较满意这篇文章,觉得李斯设想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十分不错了,自己只需要做一些修改与调整,就能作为政令发出去。

但看过了天幕讲秦朝的事,始皇帝心中的标准更为多维了,想法也更多了,所以李斯这篇文章在他眼里,就显得有些“偏颇”了。

李斯是崇尚法家的,他的做事风格也如法家一样:标准严苛、奖惩分明,提出了一个标准以后,便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做事。

这个办法,始皇帝承认它之前挺好用的,在征战六国时,一切都以战争为第一要务,所以许多事必须要一言堂,不能考虑太多,患得患失反而贻误战机。

可如今天下一统,虽然还不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可李斯用搞军队的标准和做法来搞科举,就有些不合适了。

听了几期天幕后,始皇帝有一个很强的感受:文武并重,才是治国安邦之策。但文与武的处理方法,又截然不同,武以法家为准绳,给予清晰的军功晋升标准,奖惩分明,便能缔造威武之师,但文不是如此。

从天幕所讲过的各朝情况中,可以看出,文治的处理,更在灵活与多变的处理上,在时刻要注意各项施政与措施的影响,在于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后,又继续应对新的问题,这便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须得耐心,不能一刀切,更要有庖丁解牛的熟稔与用心。

嬴政将李斯的文章各处都圈了一番后,将他还给李斯。

李斯展开一看,便见自己帛书上,处处都是始皇帝的圈圈点点。

李斯吓一跳,忙跪下道:“臣恳请陛下解疑答惑,为何会如此?”

嬴政便就李斯这片文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李斯越听,嘴张得越大,随即身上也逐渐冒出了汗来。

从嬴政的讲述中,李斯听出了皇帝的意思——法家那套,皇帝觉得不适用了!

看着李斯失魂落魄的样子,嬴政知道,自己的想法,对这位老丞相的冲击是很大的,毕竟在秦一统六国的十多年里,他们君臣一直共同进退,很多事情上都能达到统一。李斯对秦的壮大,对秦能横扫六国,居功甚伟。

现在自己突然改了想法和态度,对李斯来说,自然是一种冲击和打击。

这意味着,君臣二人可能没有以前的和谐与勠力同心了。

李斯这副样子,倒是让嬴政想起了在咸阳宫前,听到天幕说胡亥将大秦直接作成了二世而亡的结局时,李斯那不可置信的神情态度。

李斯对大秦,确实是十分忠心,虽是楚国人,却成就了秦帝国的霸业。所以嬴政才会重用他几十年。

待李斯的情绪略略平缓了一些后,嬴政问:“丞相可愿与朕一道用午膳?”

李斯还以为,皇帝这是要劝退他了,毕竟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人老了,跟不上皇帝的需求了。

虽然还未有“飞鸟尽,良弓藏”的典故,但李斯也生出了一些悲凉之感。

没想到,皇帝并非是劝退他,而是和他说起了秦帝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