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顿时大乱。秦临风的人四散逃窜,警察则开始拉警戒线。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冲过来时,李敏死死抓住我的手腕:\"玉版...交给国家...公开...\"
她父亲抱着她痛哭。老邻居趁机把玉版和几卷最重要的竹简塞进背包,我们三个则混在慌乱的人群中溜出了工地。
黎明前的山路上,我们沉默地走着。老张突然问:\"那些陶罐里的竹简...\"
\"足够改写战国军事史。\"老邻居拍拍背包,\"但最重要的已经在这里了。\"
我回头望去,发鸠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两千多年前,冯亭带着韩国的最后希望来到这里;今天,我们终于揭开了这个被鲜血掩埋的秘密。
市公安局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我们三个坐在刑侦支队走廊的长椅上,老张的肩膀重新包扎过,纱布下还渗着淡淡的血迹。
\"第几个了?\"老张用胳膊肘捅了捅我。
\"第七个。\"我看了眼笔记本上记下的时间,\"每个进去问话的专家都不超过二十分钟。\"
老邻居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全是汗渍:\"省文物局的、社科院的、军事博物馆的...看来这事真闹大了。\"
走廊尽头的会议室门再次打开,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走出来,脸色煞白,手里攥着的矿泉水瓶捏得咔咔响。
\"张教授!\"老邻居突然站起来,\"您还认得我吗?北大考古系的研讨会...\"
老者猛地抓住老邻居的手:\"那些竹简...是真的?\"
没等回答,会议室里又冲出个穿警服的中年人:\"三位同志,请进来一下。\"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投影仪上正显示着发鸠山地宫的照片。长桌尽头坐着个两鬓斑白的警官,肩章上的四角星花闪闪发亮。
\"我是省厅杨震。\"他示意我们坐下,\"首先感谢你们提供的线索,秦氏集团涉嫌走私文物、故意杀人等十二项罪名,目前已经控制主要成员三十七人。\"
投影切换到秦临风的审讯画面。这个昨天还不可一世的男人现在像霜打的茄子,反复念叨着\"祖训不可违\"。
\"但有个问题。\"杨警官调出玉版的照片,\"这块玉版上的七个地点,有三个已经在城市建设中被彻底破坏,两个在军事禁区,还有...\"他顿了顿,\"秦家的人提前毁掉了最重要的邯郸遗址。\"
老邻居猛地站起来:\"那地宫里的竹简呢?\"
\"大部分保存完好。\"坐在角落的年轻警员开口,\"尤其是《韩弩制法》全卷,填补了战国兵器史的空白。\"
我注意到他胸前别着李敏同款的警徽:\"李警官她...\"
\"脱离危险了。\"年轻警员露出笑容,\"她父亲守着病房呢。\"
杨警官敲了敲桌子:\"现在请你们解释下,为什么秦家对这个遗址如此执着?甚至不惜杀人?\"
老邻居从背包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这是我们整理的资料。秦家祖上确实是白起的亲兵,两千多年来,他们一直以守护'白起战神'名誉为己任。\"
投影上出现张泛黄的家谱照片,清晰记载着\"秦氏子孙当守武安君(白起)威名,凡有损者,皆除之。\"
\"所以当发现发鸠山可能藏着韩国兵器技术,\"我接过话头,\"他们害怕世人知道白起坑杀降卒的真正原因——不是残暴,而是恐惧。\"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杨警官的钢笔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这...会改写历史教科书啊。\"
\"不止。\"老邻居打开平板电脑,\"我们比对了永录尸骨坑的样本,发现至少三分之一的遗骸有韩国人特征。这说明被坑杀的不只是赵军,还有随冯亭投降的韩军工匠。\"
老张突然拍桌:\"操!所以白起是怕这些工匠帮赵国造出韩弩,才下狠手的?\"
投影切换到省考古所的鉴定报告,骨骼样本的锶同位素分析证实了老邻居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