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远征》的票房,正如李长夜所说,远未到达终点。
在突破五十亿大关后,它非但没有显露疲态,反而借助着这股冲天的声势,开启了第二波,也是更为凶猛的票房收割。
“破五十亿了?那得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电影!”
“之前一直没时间,现在必须补上这一课,不然跟同事朋友都没法聊天了。”
“这已经不是看不看的问题了,这是参与感!是见证历史!”
无数后知后觉的观众,被这种全民热潮裹挟着,涌入了电影院。
《星尘远征》的单日票房,在上映的第三周,这个本该是强弩之末的时期,依旧坚挺地维持在日均破亿的水平线上。
六十亿!
七十亿!
八十亿!
一个个鲜红的数字,像一架失控的火箭,不断地洞穿人们想象力的天花板。
影史票房纪录,被它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连尘埃都看不到。
它所做的,是把这个纪录,提升到了一个后继者或许需要数十年才能企及的恐怖高度。
“疯了!彻底疯了!”一位资深院线经理在电话里对陈凯惊叹道:“陈总,我从业二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现在不是我们给不给排片,是观众追着我们要排片!好多影厅的票,未来三天的都卖光了!”
半山别墅内,李长夜放下手中的财务报表,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看过了《星尘远征》,在自己的私人影院里。平心而论,这是一部制作精良、诚意十足的商业大片,特效顶级,叙事完整,情感饱满。
说它值个五十亿票房,李长夜信。
但现在这个突破天际的走势,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他拨通了陈凯的电话。
“老陈,票房数据我看过了。”李长夜的声音平静无波:“很漂亮,你们做得很好。”
电话那头的陈凯正处于极度的亢奋中,连忙道:“都是李董您高瞻远瞩!没有您的支持,就没有《星尘远征》的今天!”
“我不是来听你拍马屁的。”李长夜打断了他,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跟我说实话,这个票房……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宣发部门那边,有没有用什么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我要的是一场堂堂正正的胜利,而不是靠泡沫堆砌出来的虚假繁荣。”
陈凯闻言一愣,随即感受到了董事长话语中的审慎,他立刻收起了兴奋,沉思了片刻,用一种同样严肃但充满自信的语气回答道:
“李董,我以我的职业生涯向您保证,我们的所有宣发行为都在规则之内!票房数据,每一张票都是真实的!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一周,我每天都在一线跑市场、看数据、跟观众聊天,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
陈凯的声音激动起来:“李董,这不是夸张,这是市场的‘报复性反弹’!您想想,在《星尘远征》之前,我们的观众看了多久的烂片了?那些靠流量明星撑着、剧情一塌糊涂的电影,那些毫无诚意、只想圈钱的续集……观众的愤怒和失望,已经积压到了极限!”
“他们太渴望,太需要一部真正用心打磨、真正尊重他们智商、能让他们在看完之后可以挺起胸膛向全世界自豪的国产大片了!”
“《星尘远征》正好出现在了这个最完美的节点上!它就像一个宣泄口,瞬间引爆了所有积压的情绪!”
“李董,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在推着票房走,是观众在推着我们走!我们的票房里,一半是电影的质量挣来的,另一半,毫不客气地说,是那些不争气的同行们,用他们的衬托‘送’给我们的!”
电话那头,李长夜沉默了。
陈凯的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让他瞬间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他不禁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一丝释然和赞许。
“报复性反弹……同行衬托……”他玩味地重复着这两个词,“这个总结,很精辟。好,我明白了。既然是观众的选择,那就让这场火,烧得再旺一些!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给我把影史所有的记录,都踩在脚下!”
“是!李董!”陈凯的声音,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斗志。
挂掉电话,李长夜看着窗外的星空,嘴角的笑意更浓。
原来如此,自己不仅是做了一部成功的电影,更是在无意中,扮演了一个“清道夫”的角色,扫清了市场的乌烟瘴气。
这种感觉,倒也……不坏。
在突破八十亿大关后,《星尘远征》非但没有显露丝毫疲态,反而借助着这股冲天的声势,开启了更为凶猛的票房收割模式。它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符号。
“破八十亿了?”
“啥也别说了,该升旗了!”
“就算是凑,我也要给他凑足一百亿!”
无数后知后觉的观众,被这种全民热潮裹挟着,前赴后继地涌入了电影院。
上映第三周,《星尘远征》的单日票房,在这个本该是强弩之末的时期,依旧坚挺地维持在日均破亿的水平线上,这种违反市场规律的持久力让所有分析师都目瞪口呆。
周末结束时,累计国内票房势如破竹地冲破了九十五亿大关!
寰宇集团内部,陈凯的办公室电话已经被打爆了。
这一次,来电的不仅仅是商业伙伴,甚至有官方宣传部门的领导。
“陈总啊,恭喜,恭喜!”电话那头传来一位领导爽朗的笑声:“我今天也是自费去看了电影,非常震撼!《星尘远征》拍得好啊!它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片,更是一部弘扬了我们时代主旋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统一的优秀作品!你们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