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1920民国边陲 > 第149章 正式脱离的准备

第149章 正式脱离的准备(1 / 2)

系统已升至6级,兑换人员名额上限跃至五万人,看着剩余的三万名额,林风稍作思索,便将两万个名额划拨给政府用于管理地方事务和发展产业,一万个留存军方扩军。

五十万积分投入军事工业,将所有军事工业企业规模等级拔至5级,科技时代一举推进到1950年代。

随着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普及,武器、装备、弹药、车辆的生产线开足马力,每月产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是20年代的二十倍有余。

当《讨唐继尧檄文》如鸿雁般飞向全国,回应却如冰火两重天。

省外,多数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将林风的壮举视为地方武装哗众取宠的闹剧,只是造反独立而已。

几家报社不咸不淡的报道,字里行间满是质疑,认为所谓的战果不过是夸大其词。

但林风麾下的财富却又让众人不得不暗自揣测,一个小小的巡防营,能玩得起通电全国,还能与当前全球头号强国英国为敌绝非易事。

然而,这份质疑中也藏着星星之火,一些心怀好奇与期待的人,悄然萌生了前往一探究竟的念头。

省内的舆论场则彻底炸开了锅。到过镇康县的人,亲眼目睹了那里的繁荣与变革,对林风的举措深信不疑。

而未曾涉足的人,却在当地小报上连篇累牍地批判,指责林风挑起战端、祸乱百姓。

一时间,军部的电报机响个不停,各路军阀或因与唐继尧的旧仇发来支持电报,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唐继尧的盟友则恶语相向。

除了顾品珍和耿马土司保持沉默,林风仿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四面楚歌。

更令人愤怒的是,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列强的大使、领事纷纷发来措辞强硬的电文,要求放人、停战、退出占领区并进行战争赔偿。

电报如雪片般堆积在林风的案头,他看着这些电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场舆论风波,本就是他精心策划的棋局,既为独立正名,更是要搅浑局势,为倒唐势力创造机会,同时也为心怀理想的人点亮一盏前行的明灯。

10月18日的清晨,情报如急雨般汇聚。

镇康周边的敌军开始蠢蠢欲动:保山方向,500人的滇军营正朝着镇康疾驰。

腾冲的一个500人的步兵营正向八莫逼近。

龙陵加强防御的同时,派出100多人的步兵连向木姐进发。

昆明更是集结了2000人的步兵团,沿着官道气势汹汹地扑来。

林风早就了解这个时期滇军的情况。

一个步兵连配有:6挺哈奇开斯M1922型轻机枪(射速300-400发/分钟),两挺哈奇开斯M1914型重机枪(射速450-550发/分钟)作为火力点。

每一个步兵营,除了三个步兵连外,还配有一个重机枪连,该连装备六挺哈奇开斯M1914型重机枪

情报显示本次前来的步兵团,配有四门法制81毫米布朗德M1915/1917型迫击炮。

面对如局势,想要彻底摆脱唐继尧的桎梏,必须在经济金融上实现完全独立。

林风稍加思考就给道府下令从今日起自铸银洋,以鹰洋为标准,主币用银材冲压出1元、5角、2角、1角。

辅币则分别用铜材、铝材打造5分、2分、1分面额。

确保1元与高版大洋、鹰洋等值兑换。

同时,十位印钞专家被紧急兑换而来,因系统只认实物货币,不认纸钞,该纸钞只能是做为不记名存款凭证,兼顾着流通货币功能。

今后,印刷多少钱就需要存入多少金银,人们在银行兑换纸钞时必须存入相应的金银换取等额的固定面额纸钞,当然用相应纸钞也可以随时兑换成对应的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