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暗室藏锋影未消(1 / 2)

春夜的风裹着桃瓣扑在后堂窗纸上,宋明允把茶盏往桌上一墩,青瓷与檀木相撞的脆响惊得张老三打了个激灵。

这位衙役头子正蹲在门槛边啃卤鸡腿,油光蹭得官靴上都是,被这动静一吓,鸡腿骨

"当啷

"掉在青砖缝里。

"陆统领,劳驾把门关严。

"宋明允扯松领口,指节叩了叩案上摊开的密信,烛火在他眼底晃出细碎的光。

陆沉立在门边,玄铁刀鞘上的兽纹被月光镀成冷银,听见吩咐便反手推上门闩,动作轻得像怕惊飞梁上的夜燕。

张老三弯腰捡鸡腿骨,抬头正撞进宋明允似笑非笑的眼:

"张头儿这副馋相,倒像县学里偷糖人的小娃。

"他甩了甩手里的名单,

"可等会要听的事,比糖人甜,也比糖人扎嘴。

"

张老三抹了把油嘴坐直:

"大人但说,咱老张的耳朵比狗还灵。

"

"李崇文。

"宋明允抽出张画像拍在中间,画中书生方脸长须,腰间挂着东宫典籍司的青玉牌,

"兵部尚书旧年最得意的门生,现在管着太子书房的经史子集——

"他屈指敲了敲画像眉眼,

"可上个月十五夜,他的马车进了城西破庙;三日前未时,有人见他往影卫暗桩送了食盒。

"

陆沉的手指在刀把上摩挲两下:

"食盒里装过毒药。

"

"对。

"宋明允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抖开是半块发霉的枣泥糕,

"陈记米铺毒杀案里,死者胃里的曼陀罗籽,就混在这种糕里。

李崇文的厨子,专给东宫做枣泥糕。

"

张老三的眉毛拧成个结:

"合着那案子不是粮铺老板下的毒?

"

"粮铺老板是替死鬼。

"宋明允把画像推到张老三跟前,

"现在要你做的,是在他宅门外钉三个卖糖葫芦的,巷口蹲两个挑担卖花的,再让西街说书的老周多去他常听书的茶棚转悠——

"他突然笑起来,

"记得给卖糖葫芦的多备山楂,省得他们真饿肚子。

"

张老三搓了搓手:

"小人这就去办!

"刚要起身,又被宋明允按住肩膀。

"别急。

"宋明允的拇指蹭了蹭鼻尖,

"明日早朝,我要宣布辞去巡察使,回安平县当我的小县令。

"

"啥?

"张老三的嗓门差点掀了房梁,被陆沉扫来一眼才缩了缩脖子,

"大人您这是唱的哪出?

"

"唱给鱼听的戏文。

"宋明允把密信往烛火上一凑,火舌舔过

"影卫已灭

"四个墨字,

"李崇文他们怕的不是我查案,是怕我查到影卫背后的影子。

我若退了,他们才敢把尾巴露出来。

"

陆沉忽然开口:

"明日早朝,太子会问。

"

"太子问,我便说'查累了'。

"宋明允歪着脑袋笑,

"您瞧着,等会散朝时,李崇文的靴底准沾着两星急走的泥。

"

第二日卯时三刻,朝会的铜钟撞得人心发颤。

宋明允穿着褪色的青衫站在班末,听着御史们争河工银子的嗓门,忽然提高声音:

"启禀陛下,臣恳请辞去巡察使之职。

"

殿内霎时静得能听见金炉里香灰簌簌落。

皇帝搁下茶盏:

"宋卿昨日还说要彻查影卫,今日怎改了主意?

"

"影卫余孽已伏诛。

"宋明允挠了挠后颈,

"臣本是安平县令,在京里住不惯,总梦见县学的娃们在公堂前踢毽子——

"他瞥向左侧的李崇文,那人身着月白锦袍,正低头拨弄腰间的玉牌,

"再说,这官当得太累,臣这小身板受不住。

"

底下炸开一片议论。

李崇文的手指在玉牌上顿了顿,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拨弄,可耳尖却泛起薄红——宋明允在心里数到第三声,看见他袖中露出半角明黄信笺。

"准了。

"皇帝的声音像敲在古玉上,

"宋卿明日便回安平。

"

散朝时,李崇文的脚步果然急了些,青石板上沾着的新泥还带着晨露。

宋明允望着他的背影,摸了摸腰间的密令,对跟在身后的张老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