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生意(1 / 2)

李金宝给两个人介绍了的人,都是和李金宝林春年纪相仿的儿时伙伴。

这个时代的人成家早,二十出头的年纪几个人都已经成家立业,另起门户单过了。

这些人不像金宝需要给母亲治病,所以都是靠种地维生,除了粮食卖的钱,几乎没有别的收入。

如今林繁找他们买菜,还要收蘑菇、笋干、蕨菜之类的干货,给他们了进项,自然是大好事。

“等生意好了,再去村子里其他家收。”自家的东西能卖出去,这些人不免想到亲戚叔伯家,宋明非也笑着答复。

许是想让宋明非快点融入这群人,林繁在这些事上特别不积极,有什么问题都是让宋明非回答,自己只在旁边和人闲聊。

“村里的菜光了,我还认识外村的。”李金宝是这些人中最积极的,甚至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在忙活。

“咱们村里那么多菜,用光得卖多少。”对李金宝,那群人没什么顾忌的说笑。

“也是哈。”李金宝听闻,笑的很憨厚。

几个人说着,又提起林繁,他们对林繁说,觉得他变了很多,性格完全不同了。

林繁没有回答,只在旁边笑着听,没有否认没有承认。

收菜的事解决,三个人推着李金宝家的板车,一起去了镇里,几人先去了药铺,李金宝要去抓药,宋明非和林繁也正好要去药店找些调味料。

但凡跟药沾边的调味料,价格自然要比普通东西贵,一包调味料,就花了一钱多,那还只捡了点重要的,贵的都没买的情况下。

生意还没做,不知道生意会如何,两个人要留下生活的钱,还要买食材,所以两人把原计划的小推车放弃,只买了钉子木板,打算自己做,李金宝家的板车可以暂时用用。

赶在中午前,两人来了码头,这会码头上已经没什么人,都在船上煮饭或者清理渔网,

上午的鱼获,中午前都会卖给城里的饭馆,仅剩几个还在卖货的,筐里剩下的也都是品相不好的鱼虾。

饭馆不要这些东西,放到下午就不新鲜了,要是卖不出去渔民就会拿回家晒干,留着自己吃。

但渔民家最不缺这种东西,所以宋明非林繁稍微给点钱,渔民们就痛快卖了。

这些鱼虾,不过是小了点,或者掉了头的虾,对他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

两个人花了不到一钱,就买了一筐鱼虾。

买好东西两个人推着板车紧赶慢赶回家,林繁要趁着鱼虾鱼虾新鲜,快点处理好,用溪水镇上,不然现在的温度,很快就会变质。

鱼虾便宜,处理起来麻烦,又需要不少水,两人干脆把筐搬到小溪旁。

这个小溪因为离村子远,村子里有井水,洗衣服也有另一条河。

两个人选的地方偏下游,离他们洗澡的地方也有一段距离,在这处理鱼再适合不过,活水直接就能冲走。

筐里的鱼虾种类很多,大小不一,林繁先拿着木板处理几条大鱼,宋明非则是在旁边处理虾。

品相好的虾挑出来,到时候直接用,剩下的剥壳去头留下肉做别的,虾头林繁也没让扔,宋明非通通放在盘子里。

“以前是不是没干过这些。”宋明非手指修长,提笔写字的时候行云流水,可剥虾的动作笨拙的好像要打架。

“没有,以前虾我都不怎么吃。”宋明非看了看一旁的林繁,一条鱼在他手里,没两下就变成两片剔骨的肉,而自己剥一只虾都要很久。

“不喜欢?还是懒得剥?”林繁忙问了一句,他们住在靠海的城市,要是不吃虾的话可要错过很多。

“懒得剥,太麻烦了。”宋明非看了林繁一眼,憋了一会,才老实开口,看那样子像被迫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一样。

林繁看宋明非这样子笑了笑开口:“那还好,我中午还想给你做虾,要是你不吃怪可惜的。”

剃下来的鱼骨用油煎过,加上水炖煮,虾肉鱼肉分别剁成细馅,做成鱼丸虾丸。

这个时代人和现代人不一样,他们喜欢的是能吃出来的肉感,觉得那样是真材实料,林繁没敢把虾肉鱼肉剁的太细,所以加了些面粉增加粘性。

而他给宋明非和自己做的,则是将鱼肉虾肉反复捶打,看不见本身的纤维才调味下锅的丸子。

林繁经验丰富,圆润饱满的丸子飞快下锅,经过林繁调味的鱼汤已经鲜香无比,丸子下去香味更加浓郁。

丸子做好,林繁就给宋明非盛了一点,宋明非接过简单吹凉,便舀了一颗虾丸放进嘴中。

入口是鲜美的鱼汤,虾丸滑嫩鲜甜,丸子本身细腻不失弹性,咀嚼过后才化为鲜味滑下喉咙,宋明非几口就吃完了碗里的。

见宋明非喜欢,林繁又给宋明非盛了一碗,自己也胡乱吃了一点,随后才煮起要卖的丸子。

除了丸子林繁还需要做其他的,摆摊也需要其他的食材,所以午饭过后,宋明非就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