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在墨玉和黛玉满月之后便由林如海带领去向姑苏的寒山寺拜佛。林丹青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本不信神佛,但是发生穿越之后他就对自己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唯物论产生了怀疑。毕竟连穿越这样的事情都发生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于是一家人很是高兴的向着姑苏行去。从扬州到姑苏的路程并不远,很快就到了。林如海早已派人通知老宅子中得下人打扫好了房子。几个人一到,就可以进去休息,实在是方便非常。
林家老宅是当年的林家先祖所建,因林家乃是开国功臣,府邸非常之大。林如海一直派有得力的老家人看守门户,所以所有使用器具一应俱全。而看守的林家老人更是为了迎接几位主子把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休整得焕然一新。林丹青回了林家老宅,才明白为何贾家号称“四大家族”之首却要谋夺林家的财产,原来林家竟然富庶到了如此地步。难怪难怪贾家肯把嫡女嫁给一个小小的探花郎,远来是那个时候就再打林家财产的主意了。看来母亲与贾家不合还不只是为了王夫人啊,还是为了母亲不愿意为贾家谋算林家钱财啊!那个老太太才是贾家最厉害的人啊,把王夫人当做枪来使了,却又不待见人家,处处为难,弄得贾政十分的厌恶王夫人。
看红楼的时候,林丹青就觉得贾母是个不简单的人。不说别的,只是她可以夫死了却不从子这一条便能看出那个女人的手段。在红楼里,贾母表面对黛玉比对宝玉还要好,其实却是做给外人看的。而且她也成功的获得了所有不知情人士的赞誉。所有人说到她的时候都会说一句慈爱,看看,人家对外孙女比亲孙女还要好。可是,外人却不知道,贾母纵容王夫人说黛玉一草一纸都是贾家供应,还对薛宝钗送黛玉假药的事情不闻不问,以至于黛玉的身体越来越差。在林丹青的心里,从来就只是把贾家当做仇人而已,没有半分的好意。
且不说林丹青在这里想心事,只说林如海陪着妻女在房里说话。贾敏和林如海几十年夫妻,哪里会看不出来林如海的心事。只是这几天那个聪慧过人的儿子总是在身边,自己害怕被他看出破绽才没有问。现在大儿子不在,却是一个绝好的时机。
“夫君,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敏儿多心了,为夫哪里有什么心事啊?”
“如海,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了,你得神色还能瞒得过我?要不是丹青那个鬼灵精老是在身边晃,我早就问你了。快说。”
林如海无法,只好把跛足道长说的话全告诉了贾敏。贾敏听完林如海的叙述,眼泪就下来了,想到自己六年后就要离世,不由自主的哭出声来。到自己夫妻两个都离开的时候,长子丹青也才不过十一岁,如何能够抵挡风雨?更何况还有两个更小的!贾家是指望不上的了,只看夫君的朋友里有没有愿意帮忙的了!
在林家老宅住了一个晚上,林如海就带着一家人往寒山寺去了。这是初夏时节,山上还略有些冷意,林如海和贾敏抱了墨玉黛玉两兄妹,林如海本来让小厮抱着林丹青的。可林丹青却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总是依靠别人,等到自己果然走不动的时候再要抱好了。看儿子如此懂事,林如海夫妇稍感安慰,却是更加的心疼几个孩子将在幼年失去父母疼爱。
山路两旁风景优美,鸟鸣悦耳,还有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听得林丹青心情大好。要知道在现代可是找不到这样静谧安详的地方了。不知不觉中想起张继的《枫桥夜泊》,便吟了出来,“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林如海听儿子吟诗,却是大惊,现在虽然是初春,儿子所吟虽然季节不符合,却是写出了秋季的美景。小小年纪,怎么会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来?原来,红楼的世界和二十一世纪却是不同的,隋朝以后的朝代尽都没有,所以林如海以为是林丹青自己所作。林丹青自然不会告诉父亲那是别人写的,于是很不道德的做了一回贼。
不多时候就到了寒山寺,主持悟禅大师在做早课,有小沙弥带了他们去禅房等候。林丹青细细打量禅房,只觉得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物品装饰,却自有一股清高雅洁的气息从房里散发出来。于是明白,这个悟禅大师,恐怕当真是个高人。
“如海兄来得早了。”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中年和尚。林如海笑着站起迎接,道“悟禅师傅也早啊。”哈哈大笑的声音响起,听了这样两句招呼,又看了人,林丹青无比肯定这个悟禅是当之无愧的高人。
“如海兄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你府上的公子小姐尽是不凡的,你可是来求教来了?”
“正是,大师当初为小儿小女起名,又要我把三个孩子带来你看,究竟为何?”
“你们夫妇二人为诞育圣胎而生在世上,如今圣胎已经如数降世,你们本该应命而归,却因为有了一点异数延长了数年寿命。”
“不知这异数为何?”
“此乃天机,恕我不便透露太过。请让我瞧瞧公子小姐的面相吧。”
贾敏和林如海抱了两个小的上前,丹青却自己站到悟禅面前。那悟禅见了兄妹三人,却是大惊,转身对着丹青便是一拜。丹青赶紧避开,林如海忙把爱女交给丫头,自己扶起悟禅来。“大师这是何意?”
“大公子乃天生贵人,贫僧不敢怠慢,即使二公子和小姐,也是当得贫僧一拜的。”
“到底怎么回事?还请大师为贾敏解惑,我夫妇二人感激不尽。”贾敏说完也是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