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其他类型 > 前世缘今生定 > 第九章冬雪

第九章冬雪(1 / 2)

鲁荣明和三伯伯父亲三人进城后就分了手,鲁昌轩直奔米行而去,鲁荣明和三伯伯则先去了鲁公祠。

位于东城门里侧的鲁公祠如今已破败得不成样子,右左偏殿仅剩墙垣,只有正殿还留下个框子,但也已摇摇欲坠门窗俱无,里面供着的鲁公塑像已不知去向,但墙上那副赞颂鲁公的对联仍然可辨:舄去古祠留鸟翼,名从青史识鲁公。这也不知出于谁人之手,写得真是非常贴切,可不是么?现在那些鸟儿就在偏殿废墟里做了窝呢!

“唉,好几年不来这里看看了,如今怎么破败得这么厉害?”鲁昌林一边围着已成一堆废墟的鲁公祠转悠一边叹息着。

鲁荣明可没有这么多感慨,他没觉得这破房子有什么好看,也没觉得这鲁公祠和他有什么关系,但是三伯伯一直流连徘徊在这破房子周围,还感叹连连,他只好在一边踢着碎石子,一边画着圈圈耐心地等着。好半天,鲁昌林才吐了口长气,向侄子挥手:“好了,走吧。”

接着两个沿着河边条石板铺就的主街道向西去了玄帝庙。

这条宽阔的能容一辆马车经过的石板路也不知铺就于哪个朝代,石板以两边街沿石作架,条石搭于上面,中间架空,平时,街边居民的生活废水和下雨天的雨水均流入石板河,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江南多雨,有了这排水系统,雁城就不虞水淹。

不知是因为年代久远还是本身铺的时候就没有铺平整,有的石板踩上去会动,同时还会发出“空通空通”的声音,这让鲁荣明觉得非常好玩,他不停地挑那些活动的石板踩,于是在他的脚步下就发出一连串的“空通”声。

尽管南面在打仗,北面在政变,但夹在南北中间的这个地方还算安稳,唯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一天高过一天的物价。

但不管怎样,年还是要过的。

临近年关,雁城街上行人摩肩擦踵热闹异常,挑担推车贩水卖浆,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有出来采购年货的,有挑着新鲜蔬菜叫卖的,也有杂耍艺人在街头招揽行驻足观看的。

有好多小杂货摊摆在街边叫卖,摊上放着许多色彩艳丽的小饰品,鲁昌林给几个女儿各买了一个头饰,鲁荣明想了想,也给大妹妹买了一个,出来时父亲给了他十文钱零用,这头饰化了五文,还剩五文他小心地放在了袖子的夹层里。

两人进了玄帝庙,里面香很多,烟雾缭绕氤氲蒸腾,那些泥胎木雕像都龇牙咧嘴的令鲁荣明心里直打鼓,所以在里面兜了一圈就拉着三伯伯出来了。在庙门外,鲁荣明缠着三伯伯花三文钱买了一支棉花糖,一边小口小口地舔着甜丝丝的棉花糖一边拉着三伯伯的手折向南往魁星阁去。

出来时父亲关照的不让他向三伯伯讨东西的话早已被他忘到了九霄云外。

鲁荣明本来是想让三伯伯带他到天宁寺去玩的,早在竹林书屋时他就听大师姐过那寺里很好玩,还寺后有个比两层楼房还高许多的观世音菩萨的铜像,这让他非常神往,所以一直心心念念的想去亲眼看看,但三伯伯却去天宁寺迟一点早一点没有关系不,但这魁星阁这次是必须要去拜拜的。因为他现在也算是个读书人了。

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文章、文运的星宿,自东汉起便被文人视为主文运兴衰之神,科举考试中奉为主中式之神,是读书之人必拜之神祗。

鲁荣明并不太明白三伯伯所的,既然三伯伯一定要去,他也就糊里糊涂地跟着去了。到了那里一看,嘿,这里照样喧哗沸腾热闹非凡,但大都是年轻人,也有和他一样大的小孩被大人牵着来的。

三伯伯牵着他的手垮过高高的门槛,进了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两个大香炉,香炉里插满了冒着烟雾闪着火星的或粗或细的香。对面一座两层楼阁,翘角飞檐,脊上琉璃群兽,屋顶上琉璃瓦,朱红色的殿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很有气派。

鲁荣明屏住气,躲过让人窒息的烟雾,跟着三伯伯穿过院子,进入了那座楼殿,一进殿,迎面就是一尊面目狰狞金身金面赤发环眼头上长角的塑像,右手握一管大毛笔,左手持一只墨斗,金鸡独立,赤脚踩着一只大乌龟,正恶狠狠地瞪着他,把个鲁荣明吓得情不自禁的倒退了一步。

“阿明,这就是魁星了,来,给魁星神烧支香拜拜吧,让他保佑你读书年年考第一名。”鲁昌林着,点着了刚才在庙门口买的一束香,塞到鲁荣明手里,推了他一下。

鲁荣明接过香来,举香过头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又跪下瞌了三个头,然后起身把香插入铜香炉里。

“三伯伯,这魁星神怎么长得这pgt;

怕人啊?”出来后,鲁荣明桥三伯伯的手擡头问道pgt;

“嗯,魁星长得就这样啊,你没看到他手里握着的那支大毛笔吗?那是他用来勾点头名状元的呢。”鲁昌林笑着,“好了,我们去吃东西吧。阿明你想吃什么?给伯伯听,伯伯买给你吃。”

“噢,我要吃……嗯,吃红烧羊肉面!”鲁荣明兴奋地叫道。

“好,我们去‘小洞天’吃,那里的红烧羊肉面顶正宗了。”

“小洞天”面店在西城门下广福桥堍头,店面不大,店堂里放着四五张桌子,现在正是中午用膳时间,那几张桌边坐满了人。鲁昌林是店里的堂,和老板认得,进去在柜台上打了个招呼,一个半大男孩立刻从柜台里钻出来,将他们带到里面一间小间,小间里面一张四方桌,可坐四个人,他们两个各占了一面,鲁昌林对那个正等着他们叫面的小跑堂:“两碗红烧羊肉面。”

“好嘞,两碗红烧羊肉面!”小跑堂高声唱道,掀开门帘正想出去,鲁昌林叫住了他:“等等,几钿一碗?”

“二十五文。”小跑堂回身笑嘻嘻地回答。

“啥?怎么又涨价了?上个月我来吃一碗只要二十文呢。叫你老板来!”鲁昌林吃惊地叫道。

“先生,现在什么都在涨啊,面粉蔬菜都在涨,如果我们不涨不是要亏本啦?所以先生让我叫老板来也没用啊!”小跑堂仍然笑嘻嘻的,一点也不生气,但看上去却有一种久在江湖上混的油滑和世俗。

“唉,这年代,东西越来越贵,老百姓日脚真是越来越难过了。好了好了,快点上面来!”鲁昌林无奈地挥了挥手让这小跑堂出去。

“这跑堂年纪比你大不了几岁,可是你看看,做事话已经这么老练了,简直是滴水不漏呢。阿明啊,看来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鲁昌林舀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和鲁荣明面前的茶盅里都注满了茶水,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盅啜了一口,皱起眉头:“这茶的味道也淡得多了,唉,这世道……”

鲁荣明是第一次来这面店,对他来一切都很新鲜,三伯伯的话他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只管看着墙上的一幅画发呆,那是一幅月历仕女画,画上一个着唐装的美女,手里执一柄绘花团扇遮住小半边脸,眉眼如月,笑盈盈地望着他。他越看越觉得画上的人很是面熟,可是想了半天却想不起这人究竟是谁……

“阿明,傻看什么呢?快吃面啊,不吃要冷了。”鲁昌林诧异地望着侄子,不知道他为什么呆呆地望着墙上的画出神。

“噢……”鲁荣明回过神来,讪讪地:“呃,这画上的人我好象认得……”

“噗!”鲁昌林差点把嘴里一口面喷出来,他努力将面咽下,好笑地对鲁荣明:“这是画出来的,又不是照出来的,你怎么可能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