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其他类型 > 前世缘今生定 > 第二章签语

第二章签语(1 / 2)

因此,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好在他有练过船拳的基础,一身筋骨很是坚韧,慢慢地,他的力气渐渐大了起来,干一天活下来,身上也没那么痛了,累极了倒下就会睡得象死猪一样,不象在家时总是整夜失眠,不停地在床上烙煎饼。

他的身体也比刚来时强健了很多,身上和手臂上的腱子肉一块块凸起,肤色稍稍黝黑,躯干颀长挺拔,脸上线条刚毅,浓眉大眼,眼神仍然清澈,但其中却多了点坚定和成熟。

自到上海后,除了几个节日外他平时不大回家,因为从上海到雁城需要整整一天时间,来回就要两天,平时难得憩一天两天根本来不及打来回,再加上,家里除了父母外也没有他太惦念的人,女儿梅英和他又不亲热,所以,他宁可在酱园提供的大通铺房里睡觉或是上外滩、大马路、霞飞路或城皇庙逛逛放松一下也不愿长途跋涉累得半死往家奔。

年前,东家万老板通知他已经出师了,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留在酱园做作头师傅,每月有五块洋钿薪酬。二是让他跟着酱园里的帐房先生学理帐,时间是一年,但是每月只有两块洋钿的薪资,学成后接萚现任的帐房位置。因为现在的帐房先生年老体衰,已提出辞呈,要求回乡养老,万老板一时找不到萚手,看到鲁荣明又勤快又读过私塾的,就动了培养的念头。

鲁荣明知道老板是看在三伯伯的面子上才让他提前出了师,提出来的两个选择也是对他另眼相看的意思,不然和他一样摸爬滚打辛辛苦苦干了三年多还没出师的学徒还有好几个呢。

鲁荣明和三伯伯商量了下,最后还是选择跟着帐房先生学理帐,因为他看到三伯伯每个月舀的薪金虽多,但是每年到酱园酿制季节时的工作量太大。实在太辛苦了,加上他原先虽然在家里也管理过米行的帐,但那毕竟是小店小帐,每日不过十几笔帐进出,很是简单,但对大店大厂每日几百笔的帐目进出该怎么厘清就不是很清楚了,直觉告诉他,自己需要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做了帐房先生的助理以后,鲁荣明比从前轻松多了,每日坐在店堂旁边的小间里。有伙计或是店掌柜舀着单子来,就收下。在一本大册子上入一下帐,一天结束后再将当天的帐目整理一下记入后面,到月底,得将当月所有帐目全部厘清,并去库房清点对帐确认无误。再请老板过目后,他和老帐房先生一起签字。这一个月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那个诡异的梦境第一次出现。是在过年探亲刚回到老家的当晚。开始他并没有太在意,以为不过是一个春梦而己,但在回上海的前一天夜里又出现了一次,场景和前一次一模一样,这就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了。

回到上海后这梦虽然不再出现,但此事却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因此二月初五那天。他向老板请了半天假,特地去了豫园城皇庙一趟。

上海城皇神相传为秦裕伯,是北宋词人秦少游的第七代孙子,元时官至福建行省郎中等职。明初,朱元璋三次手书请他入朝做官。但均被拒绝,明洪武十年(1377年)秦裕伯去世。朱元璋闻讯大哭道:“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土”,遂敕封为上海城皇神。明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金山庙改为城皇庙,以后,经多次修茸扩建,至道光时达极盛,殿堂有大殿、财神殿、雷祖殿、星宿殿和鄂王殿等等,一时之间,香膜拜游人如织,成了上海的一大景观。。

两年前(1924年),城皇庙经历了一场火灾,现两年过去,虽已全部重建,但是,里面却多了好多各式各样莫名其妙的神,如送子娘娘、东岳大帝、阎罗王、痧神及眼光大神等等,此时的城皇庙因为重修后被上海大佬黄金荣们将各个殿宇出租出去而搞得乌烟雾障气了。

从校场路到豫园并不远,步行一柱香功夫就到了。

鲁荣明到了那里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庙门内外人山人海,香游人挤满了庙里的每个角落。大殿前的院子里,摆放着四口巨大的香炉,每只香炉都冒着浓烟,里面塞满了纸锭和大小粗细不等的香烛,那扑面而来的热浪,烫得让人几欲晕倒。

鲁荣明挤出了一身臭汗后才终于挤到了大殿门口,在摊位上买了三支香,进殿后在城皇神像下的烛火上点燃了香,举香过顶,虔诚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礼毕,将香插入香炉,取过神台上的签筒,使劲摇了一会,就从签筒里掉出一支竹签来,他弯腰拾起竹签,只见签上刻有五个字:玉莲会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