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城,原本是个还算繁华的小城,如今却如同冬眠一般,在冬雪下,一片死寂。
宋思君站在外面,擡头看着落雪,身后去接雪花。
冬日行军,最容易冻伤。
提前做一些冻伤膏备着,以防万一吧。
宋思君叹气,只觉得这一年来都是乱糟糟的。
很多事情,他和沈映寒都还没得及准备,便被推了上来,让他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一切。
以前要提防暗箭,如今要面对明刀。
宋思君在外面站了一会,觉得有些冷,便进了一旁的柴房避风。
原本的衙门经过几次城池争夺后,如今也会破烂不堪,门窗大多都废了。里面也是乱糟糟的。
宋思君从杂物中找了个勉强能坐下的板凳,他刚坐下,便隐约听到细弱的声响,就如同小动物的低鸣。
宋思君停下一切动作,坐在那细听,在风雪声音中寻找那微弱声音的来源。
最后,屋内的杂草中,找到了一窝小狗。
一窝狗都是常见的土狗,似乎刚睁眼不久,蜷缩在一起取暖,等待他们或许再也回不来的母亲。
小狗瑟瑟发抖,当宋思君的手靠近时,便会主动靠近,出于本能的用鼻子去嗅宋思君的味道。
这样的天气,这样动荡的局势,母狗估计已经不在了。
宋思君他们也是自身难保,可是他还是舍不得这几个小生命冻死或者饿死在这里。
几乎只是一瞬的犹豫,宋思君便决定带走这几只小狗,他一只手挡在胸前,将小狗一个个放在怀里。
可是宋思君似乎还是来迟了,五只狗已经死了两只。
宋思君看着手中再无声息的奶狗,心里有些难受,他常识性的用手去温暖小狗的身体,拇指按压着奶狗的心脏。
他试图拯救,可是也是徒劳。
最后,宋思君只能找来铁锹,把两只狗埋在一旁的墙角,随后抱着剩余三只,等候着沈映寒。
过了一个时辰,紧闭的门终于打开,杨康得人陆续从屋内出来,宋思君上前,礼貌了的叫了声杨伯父。
杨康看见是他,微微点头。
宋思君问道:“都讨论完了吗?”
杨康点头,犹豫了一下说道:“侯爷的身体似乎比几年前好了很多。”现在能站起来了,说话虽然不如他们中气十足,却也不再是病恹恹的。
宋思君点头,说道:“遇到个好大夫,好了很多。”
“这是好事。”杨康点头,“我之前还担心……算了不说了。”
宋思君笑了笑,说道:“我学了点医术,跟过来就是方便照顾侯爷。侯爷想要尽力,伯父便多教教他,至于侯爷身体方面,我会处理好的。”
“我能教侯爷的很少。”杨康叹气,想着刚才他们讨论战局时,沈映寒那些精妙的战略,由衷称赞道:“侯爷确实有将相之才。之前是我小看他了。”
听到杨康夸赞沈映寒,宋思君有些得意,就如同被夸奖的是他一般,笑着说道:“侯爷确实聪明。”毕竟跟着林长旭那个老妖怪学了那么久,也不是白学的。
看他这开心的样子,杨康也跟着笑了,随后说道:“那就麻烦你照顾好侯爷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杨康满意点头,随后上下打量这宋思君,问道,“你怀里抱着什么?”
闻言,宋思君这才把紧抱在怀中的三只奶狗展示给杨康看,“我看着可怜,就抱了回来。”
杨康见状,神色复杂的看着宋思君,说道:“夫人心地善良,是件好事,只是这行军途中,粮食都是宝贵之物,恐怕没有多余的来喂他们。”
宋思君微愣,随后也明白杨康的意思。
这是事实,也不能说杨康无情。
宋思君点头,说道:“我明白,虽然只是三个小东西,可是终究是三条命,我做不到见死不救。杨伯父也不必多给粮食,我可以把我自己的分出来给他们。”
杨康无奈叹气,没有再劝宋思君,“随你吧。”
等杨康等人离开后,宋思君收拾了一下心情,转身进屋,看见沈映寒坐在那对着桌子发呆。
桌子上放着地图,还有用茶杯木棍临时搭建的战局地势图。
宋思君上前,献宝一样露出怀里的奶狗,“侯爷,你看,我捡到了什么?”
沈映寒看了眼,便露出喜爱,伸手小心的从宋思君怀里抱走一只,“你从哪里弄来了?”
“就是一旁的柴房。是不是很可爱?”
沈映寒点头,伸手去逗弄怀里的奶狗。
见他终于不是愁眉苦脸的,宋思君觉得把这狗带回来,还是值得的。
沈映寒逗弄了几下,随后问道:“它们的母亲呢?”
宋思君有些为难,没有回答。
沈映寒看向他,随后便明白了,无奈道:“这样的尧城,恐怕很难活下来。”他低头看着怀中的小狗,“它们能活下来,已经还是幸运的了。”
宋思君点头,然后把剩余两只也放在沈映寒腿上,说道:“它们三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叫来福,来宝,来财吧。”
“这么快就把名字想好了。”沈映寒抚摸着小狗可爱的小脑袋,也同意了这三个俗气却充满美好愿望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