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盛不知道陆有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着陆有凤点了点头:
“是的,我是童生。”
陆有凤把里正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了几句什么,又走回来,对王大盛说道:
“实不相瞒,之前都没想到你是读书人,还是个童生,我这里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考虑一下。”
王大盛听她说得郑重其事,目光中闪过一抹疑惑:
“陆姑娘,你尽管说,只要能做到的,在下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原本觉得自己这一世,可能活着和死了并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路流浪过来,不但毫无尊严,而且,也不知道会在哪一天饿死。
陆有凤他们收留了他,是他的救命恩人。
他之前虽然看起来麻木冷漠,但是,对于陆有凤他们的善意,却是看得清清楚楚。
“你这话言重了,需要赴汤蹈火的话,那我们帮你们还有什么意义呢?”
陆有凤一句话让气氛一下轻松了不少。
“我现在说这件事,可能会给你一种挟恩图报的感觉。
但是,缘分奇妙,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我们村里准备办一个学堂,这几日学堂已经建好了,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教书先生。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聘请你帮忙去学堂授课,每日付你100文工钱,你看怎么样?”
学堂昨日就盖好了,眼下,里正正在为请教书先生的事发愁。
来的路上,听那个流民说,王大盛是个童生,陆有凤就有种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的感觉。
如果王大盛是童生,又愿意来当教书先生,那可就太好了。
她刚刚把里正拉到一边,说的就是这件事。
里正当然支持。
所以,她折回来就直接问起了王大盛。
王大盛有些激动:“你说的话可是当真?”
“当然当真啊!”陆有凤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王大盛还是不敢相信,又重新问了一遍:“你当真愿意请我在有福村的学堂授课?”
这大半年,他一路带着妻儿流浪,之前妻儿还在的时候,偶尔安静下来,想到那些教书的时光,心里会倍觉难过和感慨。
随着妻儿的去世,他倒是很少再去想做教书先生的事了。
生活糟糕成那样,谁还有心思去想那些呢?
今日,二狗的话像炸弹一样,炸开了他的心门,他突然不想再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了。
除了吃饭睡觉,他还希望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希望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他竟还有机会可以做回教书先生。
他只是一个流民,一个只配受人白眼,讨口饭吃,或者在阴沟里捡点食物吃的流民……
谁会愿意请这样一个流民做教书先生?
陆有凤看着他,认真道:“我怎么会拿这种事情跟你开玩笑呢?”
确定了一切是真的后,像是怕答慢了,陆有凤就会改变主意一般,王大盛忙不迭地答应道:“太好了!什么时候开始授课?我赶紧准备准备。”
陆有凤见他答应了下来,和里正交换了一个眼色。
很显然,里正也颇为高兴。
“如果可以的话,后日就可以开始试课了。”陆有凤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可以先试一个月的课,看看你是否适合教书。
里正,你看我这个提议怎么样?”
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教书,虽然这王大盛是个童生,但是,还是得试试才知道他是否适合教书。
里正点了点头:“当然好。”
他正愁请不到合适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