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以为,沐阳和佳林会很快回来。没想到他们一去就是五年。这五年的时光,如同山间蜿蜒的溪流,看似平静,却在心底深处暗流涌动。为了小孙子和我那年迈的老父母,还有爱明基金会的正常运作,我只能这么等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待渐渐成了生活的底色,可心中对他们的牵挂,却如陈酿的酒,愈发浓烈。
沐阳的情况,却是时好时坏,一直持续着。从佳林断断续续传来的消息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异国他乡的艰难。每一次电话接通,听到佳林疲惫的声音,我的心就揪得紧紧的。那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像是一场漫长的拔河比赛,与病魔僵持不下,胜负难分。
小孙子在这五年里,像春天里茁壮成长的树苗,一天天长大。他不再是那个缠着我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的懵懂孩童,逐渐懂事的他,眼神中多了几分同龄人少有的沉稳。他似乎明白父母的不易,很少主动提及佳林和沐阳,但我知道,那份思念,被他小心地藏在了心底。
养老院里的生活依旧宁静祥和,可我却再难像从前那般安心。每次看到小孙子独自望着远方发呆,我的心就像被无数根细针轻刺。我总是变着法子,想让他的生活多些快乐,带他参与寺院里的活动,让他与其他小伙伴玩耍。
这五年间,爱明基金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充满爱的组织,也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我们帮助了许多像沐阳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看着那些孩子重新绽放笑容,我仿佛也看到了沐阳康复的希望。
然而,对佳林和沐阳的担忧,始终如影随形。有时候,我会在深夜辗转反侧,想着他们在国外的处境。佳林一个人,既要照顾沐阳,又要处理生活中的琐事,那该有多难啊。而沐阳,在病痛的折磨下,又承受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直到那一天,一通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打破了这漫长的平静。电话那头,佳林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妈,沐阳的病情有了重大突破!医生说,他有很大的康复希望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这五年的等待,无数个日夜的担忧,在这一刻,仿佛都化作了希望的曙光。
放下电话,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孙子。他原本平静的脸庞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我们紧紧相拥,仿佛在这一瞬间,所有的等待都有了最美好的答案。那一刻,我知道,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