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1 / 2)

老太师走到牌位前,颤颤巍巍地跪下:“启奏陛下,老臣当年曾经在先帝身边侍奉,亲耳听到先帝提及过这道遗诏。先帝曾经说过,元祖皇帝确实给谢家留下过特殊的恩诏,只是一直没有公开。”

这番话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了全场。连先帝都知道这道遗诏的存在,那么它的真实性就毋庸置疑了。

太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证人出现。

老太师继续说道:“先帝还曾经说过,如果朝中真的出现大乱,这道遗诏或许能够力挽狂澜。如今看来,先帝的先见之明果然没错。”

皇上深深地一揖,说道:“多谢太师指点迷津,朕明白了。”

他起身面向群臣,声音洪亮:“既然这道遗诏的真实性已经得到证实,朕决定恢复沈隽意的一切官职身份,并准许他按照遗诏的内容行事。”

太后看到大势已去,只能无奈地低下了头。

她知道,在这场较量中,自己失败了。

但在她的心中,却暗暗发誓。

这件事情,绝对不会就此结束。

三日后,夜已深沉。

宫内烛火摇曳,太后独自坐在凤椅上,手捧着一盏已凉透的茶,目光恍惚地望着殿外的月色。

她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

那是她最熟悉的声音,从幼时幼儿学步到现在的龙行虎步,二十年来从未改变过。

“母后为何还未安歇?”皇上推门而入,刻意放轻了脚步。

他已褪去龙袍,只着月白色常服,乌发以玉冠松松束起,此刻不再是金銮殿上的九五之尊,只是膝下承欢的儿子。

“人老了,总难安睡。”太后放下茶盏,紧绷的下颌线骤然柔和,眼底漫开母亲独有的温软,“倒是皇儿,深夜至此,可是有心事?”

皇上在太后身侧的锦凳上坐下——这个位置他坐了二十年,幼时曾蜷在这里听母亲讲《列女传》,也曾伏在膝头背诵《论语》。

“儿臣只是挂念母后。”他的声线放得极柔,带着小心翼翼的探问,“这几日见母后愁眉不展,可是为了朝堂之事?”

太后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儿子眉骨。

那曾指点过江山的手,此刻温柔得像一片飘落的羽毛。

“傻孩子,娘能有什么心事?不过是年纪大了,爱胡思乱想罢了。”

皇上反握住母亲的手,那手掌比记忆中更显干瘦,虎口处甚至能触到凸起的青筋。

“母后,儿臣知道这几日让您为难了。只是……”

“不必说了。”太后打断他,眸中掠过复杂的光,“你是天子,自有江山社稷要考量。母后……都明白。”

她起身行至窗前,月光将她的身影拉得颀长,凤袍上的珍珠璎珞在夜风中轻颤,“皇儿可还记得,你七岁那年,先帝病重,朝野动荡?”

皇上颔首:“儿臣记得。那时母后日夜守在先帝榻前,还要周旋于朝堂众臣之间。”

“那时我就在想,”太后转过身,眼眶微湿,“这万里江山,究竟是福是祸?它予人无上权柄,却也让最亲的人渐行渐远。”

皇上心口一紧,上前一步扶住母亲:“母后,儿臣从未想过与您疏远。”

“可你终究长大了。”太后苦笑,“母后欣慰你成为有担当的君主,只是偶尔会想,若你只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该多好,我们便不必被这宫墙困住……”

她没有说下去,但皇上懂她未竟的话语。

“母后,无论何时,您都是儿臣最敬爱的母亲。”皇上握紧她的手,“纵使朝堂风波迭起,儿臣对您的孝心,从未更改。”

太后望着儿子澄澈的眼,心中百感交集。

她知道他说的是肺腑之言,正因如此,事情才更显艰难。

“皇儿,”她轻叹,“你可知,这些年母后所为,皆是为你?”

“儿臣知晓。”

“那你可知,秋家虽跋扈,却也助皇家稳固过朝局?”太后的目光带着恳求,“若将其连根拔起,恐伤朝堂根本。”

皇上沉默片刻,他懂母亲的顾虑。秋家盘根错节数十年,若强行清除,必引朝野震动。

“母后,儿臣并非赶尽杀绝,”他沉声道,“但罪证确凿者,必须伏法;沉爱卿的冤屈,也必须昭雪。”

太后深深看了他一眼,终究是叹了口气。

她的儿子确实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坚持,不再是那个会赖在她怀里撒娇的孩童了。

“也罢,你既已决定,母后不再多言。只是记住,凡事留一线。”

“儿臣省得。”皇上应下,心中却自有计较。

又叙了些家常,皇上才告退。

待他的身影消失在宫道尽头,太后脸上的温柔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算计。

她召来心腹太监,低声吩咐:“去,让秋景明来见我。切记隐秘,不可走漏风声。”

与此同时,回到干清宫的皇上也在思忖方才的对话。

他对母亲的孺慕之情不假,但身为帝王,有些事必须铁腕以对。

“王承恩,”他唤来贴身太监,“暗中留意慈宁宫动向,勿让太后察觉。另外,密切监视秋家,若有异动,即刻禀报。”

“奴才遵旨。”王承恩躬身退下。

皇上独坐龙椅,望着窗外沉沉夜色,眸光渐冷。

母子亲情固然可贵,但江山社稷的分量,他从未敢轻怠。

三更梆子响过,秋景明如鬼魅般潜入慈宁宫偏殿。

他跪地行礼,太后却抬手示意免礼:“此处无外人,不必多礼。朝堂局势,你都看清楚了?”

“是。”秋景明面色凝重,“沈隽意那厮运气忒好,竟真寻得太祖遗诏。”

“并非运气,是我们小觑了他。”太后修正道,“此人比预想中更有城府,也更难对付。”

秋景明咬牙,做了个抹颈的手势:“娘娘,既然明斗不成,何不……”

“不可!”太后厉声打断,“皇上正盯着我们,此时动手必引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