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蹲在饰品摊看了半天,生怕出什么事,还好只是一些简单的矛盾。
不过两人也能从这几句对话里,看出这个时代存在的问题。
“之前我也跟你说过,他们家重男轻女,现在看来婆家也很传统。”在人家摊位藏了那么久,临走的时候林繁挑了两样饰品,随手挂在宋明非的腰带上,又抱上花盆开口。
“不能说传统,只是他们的观念里,这就是理所当然。”哪怕是现代,这种情况仍然有存在。
“就是可惜了她的才华,嫁给这样的家庭,估计婚后更不自由,就得看她对象的了。”林繁还钱那天,在医馆等了一会,听到不少人夸赞冯伊人,甚至隐隐有胜过她爹的势头。
提到那个男人,宋明非突然想起什么:“跟她说话的那个男的,我好像有点眼熟。”
“是吧,我也觉得。”林繁马上接话。
两人思绪流转,企图从记忆里翻出这个人的片段,但最终两个人都没能想起来。
倒是宋明非沉思许久,提了一个想法:“护肤品和内服调理的事,我们是不是可以问问她?”
最近宋明非一直在研究新品,只是他对护肤品这些东西实在是外行,即便看了多书,记了很多合适的方子,也不敢擅自尝试。
因为方子中,很多对身体和皮肤有益的东西,都是药/品,涉及药/品剂/量和使用方法,都需要专业的人士才可以。
今日遇到冯伊人,正好是个女大夫,对女性应该更为了解,女子也更容易接受她,做这个再适合不过。
“倒是可以,但我只是听他们说她医术不错,具体我不清楚。”林繁略有迟疑开口。
“可以先去打听打听,如果可以再问问她的想法。”宋明非道。
林繁点头:“也是,说不定人家还不同意呢。”
几天后,两人总算打听清楚,那家惠仁堂是当地有名的医药世家,医馆开了几代,那位冯大夫是本代唯一的传人。
而冯伊人则是冯大夫与第一任夫人生下的女儿,为人十分和善,医术也很好,还经常自己掏钱给穷人治病,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只是因为她是女子,冯家对她并不重视,若不是冯大夫第二任夫人生的儿子太不成器,冯伊人至今都无法出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冯伊人最大的心愿,是能一直施行医术,其次就是帮助穷人。
据说那是她母亲的遗愿,具体缘由外人不得而知,但加上之前两人所知道的信息,已足够成为切入点。
所以两人找到冯伊人的时候,首先说明了工作性质,是专门为女性服务,养护与调理兼备,另外他们也可以提供一个不需要抛头露面的地方,让她专心施展医术。
随后两个人又说明,他们会给佣金,这样她可以有更多闲钱周济穷人。
冯伊人身为女人,深知这时代女子求医是多么不易,还有许多女子独有的疾病,皆因男女避讳不能言明,只能苦苦熬着。
那些患病的女子,和即将成婚的她,真的很需要这样一个地方。
除此之外,林繁的品性,也是冯伊人心动之处,只是……
“我家中医馆还需要我照看,可能不能在你们那时常坐堂。”冯伊人说这话时,有些踌躇,毕竟两人给的条件实在很好,但她又不得不顾全家里。
“这倒无妨,只要不耽误研究新品,何时坐堂你安排。”宋明非和林繁欣然接受,他们是找技术支持,给冯伊人行医的地方,更多还是想让她发挥,又不是真要找个大夫开医馆。
几人意见初步达成一致,又商讨了一些细节,比如什么时候一起研究新品,是冯伊人去归去来,还是像这次一样在惠仁堂附近寻个茶馆。
冯伊人早就到了成婚年龄,是冯家缺人手,才找借口拖着冯伊人没嫁。
虽说冯伊人本就喜欢医术,也幸得未来夫婿体谅,但仍算冯家愧对于她,所以她相对自由些。
因此几人定下,每隔个两三日,冯伊人就去一趟归去来,先研究新品,之后再考虑行医。
涉及药品,需得慎之又慎,直到十月份,冯伊人和宋明非才将新品研发出来,一款美白一款祛痘。
林繁亲自给这两款产品设计了包装,还专门定制了漆盒,与两款美妆产品搭配,限量发售,一套二两银子。
这个定价,并非两人走饥渴营/销,胡乱要价,而是这两款产品的功效,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虽然看似它只是普通的美白祛痘,但实则是通过药材对身体的调理,以改善体质来达到美白和祛痘的效果。
想要做到这些,自然耗费更高,当然钱也是要赚的,所以贵重药材和功效,漆盒上都有注明,买的皆是心甘情愿与信赖。
归去来美妆开了快一年,信任归去来品质的人还是有的,只是这限量价格着实太高,功效也没人见着,直接买的还是少。
大多的都是邱书亲自推荐了,又说尽了好话,才将卖出去。
邱书有沮丧时,宋明非也会劝她,不过邱书性子终归开朗,没一会人又笑魇如花,信心满满的去推新品了。
十二月,新品用完,看到那些用过的夫人小姐,皮肤白嫩了,身体舒坦了,众人才回过味来要买,但那时归去来却不买了,说是限量就是限量。